人皇早就應該消失才對。
道門門主目光呆滯。
他不是畏懼陸恨歌的劍招,而是陸恨歌身上的氣息。
帝辛死後,再無人皇。
這是流傳在道教和道門中的一句話。
帝辛便是最後一位人皇。
無數紀元前,天地初開,世界上沒有仙力、靈力這種力量的劃分,甚至都沒有道韻。
那時初生之土的人對力量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隻覺得當時天地間彌漫的氣息對身體頗有裨益,所以將其稱之為荒古氣息。
荒古是一個人的名字。
最早誕生的那一批人裡,覺得是荒古將天地一分為二,給了他們生存的空間。
正因如此。
他們將這種對身體大有裨益的力量用荒古的名字來命名。
荒古氣息是最早的力量,也為後來道教的出現打下了基礎,一小部分人來是專注於修煉荒古氣息,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
這部分人不僅信仰荒古,而且感激上天,尊崇其為天道,同時供奉荒古和天道兩種信仰。
不知道過了多久。
天塌了。
沒錯!
就是字麵意思上的天塌了。
對於隻信仰荒古的人來說,天塌了可能隻是帶來了災厄,疾病和痛苦;但對信仰天道的那部分人而言,天塌了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天塌了”。
信仰崩塌!
內心迷茫!
他們開始反思自己尊崇信仰上天是不是正確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小部分人又分成了三部分。
首先便是人教。
人教覺得天道崩塌,不適合成為信仰,隻有人生生不息,子孫無窮儘,以人為主才是根本。
截教的出現和補天有關。
傳說中。
有一位半人半獸的女人手持補天石,將破損的天修補好,讓大地上的所有人免受災難。
正因如此。
截教認為,人與獸,乃至其他生命都是一樣的,甚至截教認為妖獸,仙獸要比人更善於解決危機。
截教廣納弟子,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人,而是各種各樣的生命。
闡教比較自我。
天塌了之後,極小一部分人為了躲避天災,選擇躲了起來,而這一部分從天災中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開始不斷努力吸收荒古氣息修煉,同時也開始研究新的力量。
這種新的力量,就是三千大道的起點。
這就是道教的來曆。
也是三教的來曆。
回到正題。
那人皇氣息是怎麼來的?
人皇氣息的由來和人教有關,自從補天之後,人教將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人身上。
但人的繁衍能力太過於強大。
尤其是在沒有天災人禍的環境中,人族的數量幾乎是是爆發性的增長。
對比之下。
什麼妖獸,仙獸,魔族等等小種族繁衍能力就顯得很有限,數量上一直都上不去。
隨著人族數量的逐漸增多,人教漸漸管不過來了。
人教的弟子不能把心思都放在管理人族上,這樣的話,會拖慢他們修煉的速度。
況且。
這也不利於人教和截教、闡教的對抗。
在這種情況下,人教萌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人族中選出一位帝王,讓這位帝王代替他們管理人族。
人教的想法很美好。
讓挑選出來的帝王管理人間和人族,而他們隻需要管理帝王就行了。
一開始。
這個想法進行的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