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似乎沒有想到陸恨歌居然膽子這麼大,會拒絕他的要求。
如果說出自己的神隻和名諱,估計能嚇死陸恨歌,但聲音沉默片刻,還是選擇隱瞞自己的名諱。
“道子,如果你將手中的筆贈予我,我將收你為關門弟子,要知道,整個截教中,想成為我弟子的人如海如煙,而想要成為我關門弟子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你仔細考慮。”
這一聲道子,既是對陸恨歌對大道天賦的認可,也是在間接提醒陸恨歌,你身上有道韻,是道教的人。
不過。
他算盤打錯了。
想要用道韻引起陸恨歌對道教的歸屬感,隻能說,太天真。
陸恨歌這輩子隻對一個宗門有過歸屬感,那就是西極界的三千道宗,自從三千道宗滅亡之後,陸恨歌就不可能再對任何宗門有歸屬感。
陸恨歌心思轉動。
聽這個人的語氣,似乎他在截教中的地位很高。
這麼一來。
此人的實力恐怕遠在仙帝之上。
畢竟。
在道教的修煉體係中,他們是沒有仙帝這個概念的,仙帝這個概念是仙界的人提出來的。
而在道教中,和仙帝同一實力的人,隻能充當三教的弟子。
沒錯!
隻是弟子而已!
道教入門級彆的弟子實力就是仙帝級彆的存在,而級彆更高的弟子,實力自然也更高。
道教沒有內外門。
不管是誰,隻要有資格加入道教三教之一,那統稱都叫做道教弟子。
隻不過。
弟子之間亦有差距。
剛加入道教,實力不算很出眾的人,一般被稱之為信士,即便是信士,也都是仙帝級彆的實力。
信士隻是通過了最簡單的道教考驗,信奉道,但不強製性推崇道,信士的自由度很高。
說的難聽一點。
信士是半個道教人。
道教不在乎信士的多少,因為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
如果哪天信士想要離開道教,不再以道教弟子自稱,那道教也不會管,任由其離開。
再往上便是居士。
居士算是非常正式的弟子。
想要成為居士,不僅要通過道教的皈依儀式,而且還要學習道教的三寶戒律。
成了居士,就不能隨便脫離道教了。
一旦發現做出什麼有違道教秩序的事情,將會受到嚴懲。
陸恨歌對居士不是很了解。
但信士都已經擁有仙帝的實力了,那居士應該是比仙帝更恐怖的存在才對。
居士之上是道士。
到了道士,一切大不一樣。
成為道士,也就意味著真正可以用道行事,這個道,不光是三千大道的道,也是道教的道。
還有一點。
道士可以修建道館,濟世度人。
隻有成了道士才行,信士和居士沒資格給自己修建專門的道館。
道士之上是法師。
可能聽法師這個稱呼,沒有道士來的直觀,但道教講究道法自然,道和法是一體的。
而法師必須是功高法厚之人才行,在道教內,能稱得上法師二字的人,不算多。
這是道教的弟子分類。
嚴格來說。
佛門的分類有點類似道教的分類。
從僧人到武僧,再到住持,之後是佛陀,菩薩,佛祖,都充滿了借鑒的意味。
佛門中最厲害的人稱之為佛祖。
而道教中,最厲害的人稱之為天尊。
道教天尊一共有三人,分彆是人教,截教和闡教的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