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雅樂”櫥櫃廠裡,吳鎮從安裝工做起。每天他跟著師傅開著金杯車,拉著一車包裝好的板材和五金件,穿梭在城市的各個小區裡,有時也去江蘇南部鎮江、揚州那邊的城市,都是當天來回。師傅既是安裝工,也是駕駛員,吳鎮既是學徒又是搬運工。
跑了一段時間,吳鎮看到每一套家具都有一張圖紙。他也仔細的研究起來,終於恍然有些明白,然後就跟著師傅動手安裝起來。
先從小鞋櫃開始,慢慢開始裝簡單的書桌和餐桌,直到有一天,吳鎮在廚房裡把兩個吊櫃左右裝反了。他看了半天沒明白如何看出來左右。
他便問師傅在圖紙上如何看出現場的左右來,師傅隻說了一句:“那就要問牆了。”像是在開玩笑,吳鎮卻很疑惑,一直不懂師傅說的啥意思,吳鎮隻顧乾活,沒再多說什麼。
後來有一天,吳鎮跟其他師傅問到怎樣才能分清櫥櫃的左右。那個師傅倒有耐心,說是先要把牆體拐角和窗戶的位置定好,三麵牆定好了,然後上下左右就容易定位了。吳鎮恍然,才明白上一次師傅說的“問牆”原來是這個意思。但同時他也認為師傅是個保守的人,不想把經驗輕易地傳給學徒呢!
吳鎮師傅乾活不說話,隻默默地打螺絲,累了就歇下來抽支煙,然後看看剛才裝的櫃子有沒有裂縫隙,門板有沒有高低?吳鎮有時覺得已經很好了,看不出瑕疵。然而師傅還是一遍一遍的調試,並不說話,集中精力,低頭乾活,等到天完全黑下來。小區規定必須停止裝修了,他們才慢慢的收拾起工具。
師傅會把每扇門都拉開來看看裡麵有沒有遺漏的工具,吳鎮等著下班,便很著急,覺得師傅太磨嘰。後來才知道師傅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安裝工,隻是他從來不教徒弟,全憑徒弟自己看。
吳鎮覺得這樣的師傅再優秀跟他也無關,他的理想不在這裡。
這天是在“塞納河畔”小區收尾工程,師傅沒來,讓吳鎮過去把幾個抽屜拉手裝好。吳鎮熟門熟路的推門進去後,才發現有兩個年輕人在廚房聊天,其中一個人說的老家話,吳鎮一問果然是老鄉。
他們是出來做台麵,過來量尺寸的,瘦高的年輕人很健談,問吳鎮在這裡乾多久了?是承包還是打工?然後又說想賺錢就得承包或者跑業務拿提成。
吳鎮一聽就很來勁,興趣盎然的跟他聊了一會。最後那個老鄉推薦吳鎮應該去大老王家跑業務,吳鎮疑惑,櫥櫃還有大老王品牌?
老鄉笑笑說不是什麼品牌,大老王家一直在是父親老王管理廠,專門做代加工的企業,如今兒子小王長大了,想做大市場,他家質量不錯,都是一些的品牌代加工。
吳鎮很感激老鄉告訴他這麼多信息,那個瘦高個倒也實在,說:“沒事的,都是老鄉,在一起實話實說,出來打工的,誰給的多就跟誰乾。”
“那是,那是。”吳鎮說完就開始裝拉手了。
晚上回來的時候,吳鎮一個人躺在宿舍裡,哪兒也不想去,也不想給黃靜打電話。他在想櫥櫃行業確實是個創業的風口,而他所擅長的隻是銷售,如果有機會,還是要跳出去。他已經基本熟悉櫥櫃從生產到門店式銷售,再到安裝服務結束,這所有的環節他都熟悉了。
出門安裝的日子裡,吳鎮晚上坐在車裡回公司時,路過一排排黑咚咚的新樓盤,他便覺得那該是有多少家住戶,也就有多大的市場了。
“雅樂”櫥櫃安裝師傅就有十組人,兩個人一台車,分為城東,城西和南京片區,鎮揚片區,外援協助幾個板塊。安裝工的單子都排到月底了,也就是幾乎沒有休息日,天天早出晚歸。在如此規模的公司裡,吳鎮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棋子,至於心中的銷售夢想,根本不可能實現。
鐘華大表哥把他推薦過來,固然是放在一個大公司裡,工作穩定,收入可觀。可是吳鎮強烈的創業衝動,像是一團饑餓的狼,不安分地睜著綠光瑩瑩的眼睛。
吳鎮自從了解過定製家具在家裝中的占比和鋪天蓋地的房產廣告。他就認為,在大勢所趨的行業裡就沒有做不好的生意。
吳鎮決定乾滿一個月,他便請假回去一趟,然後再去大老王那裡看看,如果合適,等拿到工資就走人了。
“五一”那天,員工們都去紅草湖團建,吳鎮請假回老家了,坐在回巢州的班車上。吳鎮看到窗外是大片綠油油的菜地和農民追肥忙碌的身影,那是多麼熟悉的場景啊!吳鎮都有挽起褲腳下田乾活的衝動。
跟一個月前來天長時一樣,吳鎮的口袋裡依然沒超過200塊錢,但來去的心情卻截然不同。來時他對櫥櫃的向往是不確定的,茫然衝動,現在回去的路上他就非常篤定,櫥櫃是他人生創業的起點了。
昨天他去找過大老王,清晰地記得小王總,王明天滿懷信心的跟他聊了很多關於大老王櫥櫃未來的打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鎮麵前是比他還小兩歲的老王的兒子,未來的王家櫥櫃掌門人。當時吳鎮坐在沙發上和王明天說話時,老王隻舉著《揚子晚報》,佯裝看的很仔細,其實他在聽吳鎮和明天的談話。吳鎮說他做櫥櫃已經兩三年了,對北方的市場很熟悉,除了旗艦店,他還做過工程。
這讓老王很感興趣,側耳聽去。可吳鎮實在說不出櫥櫃銷售上更多的話題,他畢竟才跟師傅安裝了一個月,所有跟門店打交道,那些銷售上的事也隻有耳聞,哪有經曆呢?
好在他對皖北城市還算熟悉,是巢州人,最熟悉的大城市便是合肥了,於是說了合肥本地的幾家櫥櫃品牌。
果然,王家父子對合肥市場知之甚少,這麼多年他們隻是在南京和沿江周邊城市跑業務。吳鎮把話說的又快又準,老王還是從心裡認為眼前的這個小吳確實是銷售的一塊料。更難得的是他熟悉的北方市場跟這麼多年的大老王深耕的南京和沿江城市群市場一點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