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夾皮溝設伏估計很難消滅小鬼子的兩個中隊,還容易被小鬼子來個內外夾擊,那在西山峰要消滅鬼子的兩個中隊,同樣非常的困難。結果也可能是處於僵持狀態,為他們後續部隊的趕來爭取時間。結果跟在夾皮溝設伏有大同小異。”韓衛忠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薛文終於明白了梁繼華的用意由衷的說道:“梁長官這一招高,我們完全再來一次目標作戰戰法。”
韓衛忠還沒有明白梁繼華真正的用意
薛文解釋道:“既然他們認為我們不敢在夾皮溝設伏,像西山峰這樣不利於伏擊的地方,我們絕對不會設伏。這就讓他們放鬆了警惕。
我們恰恰是在他們認為不宜設伏地方設伏,突然發起進攻,發揮我們的火力優勢,利用目標作戰法消滅小鬼子的有生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這些把長野和渡邊的兩個中隊吃掉。”
“梁長官這樣反常規的做法,相信一般人都是不敢做的,就跟小於青山戰鬥如出一轍。”吳長新也不禁讚歎梁繼華的大膽用兵。
對於梁繼華的分析和大膽的設想,韓衛忠不禁睜大了眼睛,他像是要重新認識梁繼華似的。
梁繼華華那說話的口氣和說話的霸氣,好像殲滅長野跟渡邊中隊簡直就是探囊取物,毫無顧忌。
不要忘了,日本鬼子的兩個中隊是800多人,按照華夏人對付日本人的慣例,沒有51以上的比例,是不敢跟這些人對峙的,何況我現在的兵力,僅僅是稍占優勢,像這種情況最後結局如何還很難斷定,真不知道梁繼華哪裡來的自信。
來到夾皮溝的時候,長野讓部隊停止前進,然後派出人員進入夾皮溝進行搜索,看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情況。
這個時候,渡邊也趕了過來,問長野為什麼要停止前進。
長野告訴渡邊:“這裡兩山勢陡峭,如果支那人的軍隊在這裡設立埋伏,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長野君,未必是太謹小慎微了,就憑支那人的軍隊,也敢在這裡設埋伏?要設埋伏,應該是兵力相當,或者說是至少應該有給我們多少抗衡的能力,這些支那軍已經被我們趕得像喪家之犬一樣,哪裡還有心在這裡設伏?”
“渡邊君,這樣的事情萬萬不可大意,前田龍一聯隊就是因為輕敵,在小青山吃了支那軍的大虧。
在臥牛山的圍困當中,同樣是因為大意,不僅前田龍一聯隊的指揮部被支那人的軍隊給端掉了。更可惜的是,被圍困在裡邊的支那人的軍隊悄悄的給營救走了,這一切都是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惡果。我們不得不謹小慎微。”
“戰爭就是這樣,就是這麼殘酷。所謂的分秒必爭就是我們所處的這種情況。如果我們能夠大膽的去追擊支那人的軍隊,也許我們能早早的把這支軍隊給消滅在夾皮溝,乃至夾皮溝的附近。
如果像你這樣前怕狼後怕,前怕狼後怕虎,謹小慎微的行動,等我們趕到夾皮溝以後,眼看到手的鴨子就要飛又要就要飛了。”
任憑你渡邊說的天花亂墜,但是長野自有一定之規,他照樣派出部隊搜索前進,每一步都是謹小慎微,彆說是沒有情況,一旦有出現情況,隨時可以應付。
令他遺憾的是,這支支那人的軍隊彆說在夾皮溝設伏。就是用於阻擊他們的人員都沒有,像這樣的部隊不打敗仗天理難容。
這一反常的現象讓他心裡也不禁納悶。
當搜索部隊報告沒發現敵情的時候,渡邊不屑說道:“我告訴你。這些支那人的軍隊目前還沒有那個能力和膽量,他們現在已經嚇破了膽,唯恐是兩條腿短了,如果兩條腿能長的話,他們能長多少是多少,能跑多遠是多遠。
正是我們的謹小慎微,錯失了消滅敵人的最佳時機。”
事實勝於雄辯,按正常情況下。長野的做法應該是無可挑剔的,可是他的判斷錯了,敵人沒有在夾皮溝設伏,這就足以說明,長野在判斷和指揮出現了失誤。
長野已經沒有什麼話可說
過了夾皮溝以後,部隊進入了平緩的西山峰。
“長野君,這次由我的中隊在前邊開路。”渡邊直接提出要求。
日本人以武士道精神著稱,把前麵開路和後邊跟隨看著是一種榮耀。無形當中是對長野中隊的蔑視和譏笑,儘管長野心中不服,但是前邊畢竟證明了自己膽小和失誤,會被彆人理解為膽小懦弱,貽誤戰機,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不好再過多的堅持讓自己的部隊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