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隻得組織人手,把雁門關外的大漢子民遷移到關內來,以期我大漢天軍再次光複關外諸郡,讓他們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園。”
楊升聽完張懿的話頓時感覺這個雁門太守果然不是那麼好坐的,同時也看得出這個張懿是個好官。
但顯然張懿其中有些話是故意說給自己聽的。
現在看來雁門的情況比自己想到還要複雜啊!
張懿看著沉思的楊升歎了口氣說道:“人老多情,今日老夫的話有些多了!楊太守見諒啊!”
楊升聞言回過神來,回道:“是下官失禮了,多謝太守大人告知下官雁門郡的情況!”
張懿擺了擺手繼續說道:“現在的雁門郡治下隻有雁門關後的這幾縣了。
而且好幾個縣的縣令都已經跑了,郡中從事以上已經半年多無人任職了!
目前隻是一個從事在支撐著,朝廷數次委派太守和郡丞等職位,但都無人接任或者乾脆以病推辭。
郡中兵馬也不足兩千,有一千人左右駐守在雁門關,位於婁煩境內的寧武關目前由刺史府直接派兵駐守。
老夫雖為一州刺史,但隻有監察之職,實在...
哎!真不知道我大漢到底怎麼啦!”
張懿說到這裡,楊升頓時感覺一股悲涼從他身上散發出來。
他不禁對這個刺史大人更加肅然起敬。
拱手表態道:“還請刺史大人放心,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張懿就擺了擺手道:“你上任雁門本官知道你的難處,會給你行方便的。
朝廷原本給雁門的駐軍編製是五千士卒和一千騎兵,你如果有能力能招多少兵馬我都能替你擔下。
哎!太原因為安撫民眾也沒有多餘的糧草來支援於你,老夫這個刺史實在是愧對楊太守啊!”
楊升急忙說道:“多謝刺史大人了!升來之前已經散儘家財,誓要在雁門做出一番事業!
隻是現在雁門既無郡丞和其他屬官,這?”
張懿無奈道:“朝廷是指望不上了,這些屬官就隻能看你的了,你想舉薦誰把名字和籍貫給我便是,老夫自會上書朝中!”
楊升拱手道:“升再次謝過刺史大人,下官此行得到兩員良將,我想讓他們入軍中任職,不知道刺史大人能否舉薦一下?”
張懿直接說道:“名字和籍貫給我即可,料想洛陽方麵也不會為難老夫!”
“多謝刺史大人!另外升此來還有第三件事,想請刺史大人行個方便?”
張懿問道:“子平但說無妨,隻要老夫能幫忙的一定幫!”
楊升直接說道:“下官想著不日將上任雁門郡,料想雁門關殘破需要大量工匠修繕。
而雁門處於邊郡恐怕不好招募工匠。
所以下官想在晉陽招募一批工匠帶到雁門去!”
楊升說完直接看向了張懿。
張懿聞言隻是點了點頭,說道:“這沒問題,不知子平打算招募多少工匠?”
楊升想了想,說道:“下官想招募工匠至少一百人,人齊之後下官會立即啟程雁門!”
張懿聽他說完,想了一會說道:“晉陽城中的工匠倒是不少,但就你一個人想短時間內招募一百名工匠恐怕有些困難。
這樣吧!晉陽刺史府衙屬還有數百工匠,老夫讓他們出一百人隨你一同前往雁門便是!
另外本官做主了,直接從晉陽大營中抽調一營軍士,隨你一同前往雁門!
就讓丁字營隨你一起去雁門吧!正好他們都是雁門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