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己現在不缺糧食,完全可以用糧食抵一部分軍餉,畢竟精糧還是很少有人能吃到的。
陣亡了還有撫恤金發放。
至於為什麼要在十年內發放完。
這就是他考慮到的另一個問題。
萬一家裡麵就剩下老人和小孩,一次性發放大筆的錢糧,對他們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有孩子的十年時間也差不多夠他們長大的了。
接著他又仔細看了一遍。
嗯!
算可以了!
這樣一看養一萬兵馬,一年的軍餉在四萬金左右。
看來這個軍餉製度隻是初步的,以後還得再調整。
如果按一士卒養一家三口計算,一人一天一公斤糧食,一個月要九十公斤,也就是三石。
也就是一個月最少要四百五十錢。
一個士卒一年要五千多錢才能夠養家,差不多就五金了。
一萬士卒就要五金,再加上其中的各級官職,就軍餉這一項就不下七八萬金。
嗯!對於剛剛起步的自己來說,這個價有些高了。
要是有十萬人,估計軍餉一年就不下七八十萬金。
自己現在還沒有穩定的財政收入,先緩緩。
要知道大漢朝現在,一年稅收也才四十億錢,折合下來也就是差不多五百多萬金。
這些錢也才堪堪夠養七八十萬大軍。
但這些錢全部拿來養軍隊了,那官員的俸祿呢?
地方的發展和建設呢?
想到這裡,他隻能無奈的歎了口氣,自己現在能力有限隻能給這麼多了。
隨即他把修改好的征兵詔令蓋好大印,遞給了王毓。
王毓剛接過就見上麵一手版正的楷體,看得人賞心悅目。
他忍不住的點了點頭。
太守大人雖然年輕有些奇異的想法,這都沒什麼畢竟是年輕人嘛!
嗯!
等他看完內容,差點沒當場暈倒。
直接出言道:“太守大人?這軍餉?”
楊升以為自己給的少了。
無奈的說道:“本官財力有限,現在隻能按這個標準執行。
不過郡丞放心,以後這個軍餉還會在調整的!”
王毓張了張嘴,看著一臉表示無能為力的楊升。
他無奈的深吸了幾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在心裡越發的對著這個太守大人感到失望。
要知道這個時代征兵,為什麼沒有軍餉或者隻有那可憐的一點軍餉,但還是有不少人當兵。
那是因為家裡壯勞力多,雖然可以多勞多得,但土地是有限的就導致產出的糧食也是有限的。
壯勞力多,吃的也就更多。
不少人都是無奈之下才入的行伍,想混頓飽飯。
而且士卒一天雖然有兩頓,都是限量供應。
充其量也隻能吃個半飽或者三分飽,隻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讓士卒吃飽。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打仗的時候,沒有糧草士卒會嘩變。
因為糧草從運輸開始就消耗了,途中糧食也會損耗,路程遠的話,到了營中可能就剩下不到一半了。
但為什麼沒有糧草退兵回來以後,士卒卻不會嘩變呢?
原因就是退兵回去以後的糧食消耗直接減半。
再加上沒有了運輸的消耗,隻需要一小部分糧食就可以養住這些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