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楊升聽到這裡倒吸了口涼氣。
難道是?
楊賜的聲音繼續響起:“第二年,一部摻雜了《道經》《兵法》,部分殘缺的不知道什麼人編寫的藥方。
這些東西被整合在了一起的經書現世了。
借著一個偶然的機會,很自然的這個道士得到了這部經書。
這個道士也隨之成立了一個,名叫太平道的教派。”
嘶!
此時楊升已經有些麻了。
居然真的是張角?
這?
張角的太平道背後居然有這些人在扶持著?
這些人好大的膽子密謀廢立就算了,居然還想著勾結外族。
楊賜沒有停下繼續說著話。
“但不久,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司徒袁逢去世,其弟袁隗袁次陽領司徒之職。
袁次陽繼承了袁周陽的司徒之職,也繼承了袁周陽扶持外力的思想。
但他總覺得隻由這個道士帶著兄弟二人發展,想成長到能威脅朝廷的外力,需要的時間太久了。
之後他讓人開始頻繁接觸張角,隨後的幾年眾多家族不斷在背後出力。
短短幾年時間,太平道從冀州廣宗一個不起眼的小城,發展成幾乎遍布整個大漢的大教。
不少地方刺史、太守、縣令都上表朝廷,說太平道如不加以製止必然釀成災禍。
這些奏書和奏表很自然的就被我們攔截了下來。
有時我們也怕這個外力過於強大,對大漢造成無法比擬的傷害。
但負責此事的袁次陽卻表示,他有著絕對的後手,讓我們放心。
終於!
在今年年初他潛伏在這個道士身旁的內應唐周來到洛陽,密告袁次陽。
而我們也早就聯合了諸多大臣做好了準備。
終於幾天後,唐周在京兆府敲響了告密的鼓聲。
趁機也為我們鏟除了十常侍當中的封諝、徐奉等人。
雖然沒能按原計劃一舉鏟除十常侍,卻也讓他們在陛下麵前失掉了不少寵幸。
同時,我們也拿回了在宦官和外戚手中的最重要的兵權。
雖然沒有掌握在我們手裡,但卻掌握在了陛下手裡。
接著盧植、朱儁、皇甫嵩出征之際,在我們或明或暗的提示下。
三人聯合大臣上書,要求陛下解除黨禁。
果然!
經過兩次提議,陛下同意解除黨禁。
一切都在朝著大家原本預料的方向發展著。
就在我以為隻要瞬間剿滅黃巾,我大漢就中興有望了。
這時我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特彆是當何進說出那句,允許各州郡縣的刺史、太守、縣令自募兵馬守備地方,跨州、郡征討黃巾。
當時除了我之外,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
之後我暗中調查,果然!
我發現在這次合作的眾多家族裡麵。
有大部分家族或者扶持一些太守,豢養起大量兵馬而且還大肆圈占土地。
特彆是汝南的袁家,袁術借著和何苗的矛盾先一步回到汝南。
在汝南拉起了數萬兵馬,而且趁機圈占了成千上萬畝的大片土地。
一但接下來朝廷勢弱,地方太守、刺史必然割據一方,我大漢的天下危矣!
而且我估計,袁次陽在張角身旁的後手遠不止一個唐周這麼簡單。
我感覺自己的時日已經無多了,所以我才把你召集到洛陽。”
額!
聽完楊賜這一堆話,楊升沉默了。
整個人都暈乎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