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蔡琰給他彈了幾首曲子,給他放鬆一下。
出了蔡府,他興致勃勃的朝工匠坊去了。
當天晚上,蔡邕帶著一個老頭回到家裡。
在他看完楊賜書信,在看著麵前亭亭玉立的女兒,撫著長須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看著眼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
整個工匠坊在廣武城西形成了一座小城。
裡麵有著各種工坊。
這裡每天都有無數大車隊進進出出。
已經有了後世工業園區的意思了。
走進工坊,首先他最關心的玻璃和瓷器都迎來的改進。
首先就是玻璃,現在已經完全可以燒製出透明的玻璃了。
而且已經可以燒製出來簡單的東西,像杯子之類也已經儲存了不少。
至於太複雜的東西,他們也在研究和嘗試當中。
之前他在設計建造學院的時候,特意囑咐工匠把窗戶單獨留了出來。
為的就是以後安裝玻璃窗戶。
看著麵前一大塊不太規則的玻璃,他陷入了沉默。
那就是他該怎麼劃玻璃呢?
鑽石?
這個東西這時候好像叫昆吾來著。
咦?
之前他收集稀有礦石的時候,糜家和甄家幾家商會好像給他送了好些過來。
很好!
玻璃完美解決了。
他直接把《汽燈製造技術》給了出去,雖然還沒有汽油和煤油,但可以先造一批出來。
但一想到燈。
他靈機一動,親自設計了專門罩在油燈上的燈罩出來。
然後就是瓷器。
雖然沒有能夠完美的製造出青花瓷,但在瓷器上鉤畫圖案燒製帶花色的瓷器已經完全可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正大規模的燒製,然後再批發出去。
看完這兩項他很是滿意,瓷器終於不再是簡單的白瓷了。
但鐵匠坊就不那麼如意了。
他們遇到了新的問題。
爐溫!
雖然都是用煤煉鋼,但煤燃燒的充分和不充分都會影響到爐溫。
也會導致每一爐煉鐵的產量和質量都很不穩定。
嗯!
隨後他在爐子旁邊看了一次他們是怎麼加煤的。
燒火、加煤、鼓風、加鐵礦、加煤,一整套工序下來。
頓時他就明白了,之前燒的煤都是散燒。
都是直接倒進爐子裡麵去,裡麵太多的灰塵會導致爐子裡麵的溫度不穩定。
還有就是加煤的時候,會讓爐子裡麵的溫度保持不住,下降。
所以才會導致產出的鐵質量不穩定。
他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就是製造蜂窩煤,這東西有十幾個孔,隻要鼓風機快速通風就提升爐內溫度。
第二個就是焦炭,這東西他家鄉就有一座焦化廠。
自然就有人在裡麵上班,聽得多了他也算了解了個大概。
焦炭和燒製木炭差不多。
首先是洗煤,然後就有條件就摻雜各個地方的煤,但比例他又不清楚。
焦炭是隔絕空氣加熱到一千度以上,讓它自然冷卻就可以可以了。
最主要的是這東西好像可以產生好多化學物質,他不知道啊!
會不會產生爆炸什麼的,這個他也不清楚。
嗯!
頭疼啊!
看一下係統裡麵。
《焦炭煉製技術》兩百五十萬積分?
這?
他猶豫了。
積攢了這麼久,他也剛剛才兩百五十萬出頭積分。
這是他準備攢夠五百萬兌換蒸汽機的,開啟工業革命的資金啊!
喜歡三國之楊家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楊家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