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眾人都點了點頭。
額?
楊升錯愕了!
難道自己想錯了?
長城真有這麼大的作用?
那為什麼秦始皇修個長城抵禦匈奴,卻被罵了那麼多年?
直到近代才被人認可。
於是便說道:“不瞞諸位,我以為修建長城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
從之前戰國時期趙國,到後來的秦,在到我大漢。
這長城修了一段又一段,可匈奴、鮮卑他們依舊還是跨過了長城。”
額!
這下輪到眾人錯愕了。
幾人對視一眼,一向對軍事行動從不發言的王毓嚴肅的說道:“刺史大人錯了!”
哦?
我錯了?
他看向王毓,示意說說看。
王毓正色道:“修築長城的目的確實是為了防止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
但請問刺史大人,陰山連綿數百裡,如果不修築長城需要多少士卒才能守住這條防線?”
嗯?
這他倒是沒想到。
但可以修烽火台啊!
隨即便反問道:“可是修建長城還不如在高處修建烽火台,這不是一樣的嗎?
同樣也隻需要少量士卒就能警戒很大一片區域!”
王毓說道:“刺史大人莫急,先聽老夫說完。
烽火台和少量士卒就能防禦這條戰線,也隻是長城順帶的功能而已!
同時長城還有另外一個附加功能。
那就是能讓支援的士卒沿著城牆快速抵達戰場。
還不至於讓他們直接暴露在野外,讓他們無險可守、可依。”
哦?
這點他倒是沒有想到。
王毓繼續說道:“敢問刺史大人,北方遊牧民族為什麼強於我們?
他們依靠的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簡單。
他果斷答道:“馬!”
咦!
遊牧民族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弓馬嫻熟。
再加上著騎兵對步兵的天然優勢,這才屢屢南下入侵。
而漢人是農耕社會,士卒都是步卒天然的劣勢。
而且中原人的馬匹也不多,所以往往隻能被動防守。
一但漢人強勢想報複回去,草原人又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找都找不到。
嘶!
明白了!
敢情這長城不是阻擋遊牧民族的,而是用來阻擋他們的戰馬!?
鮮卑人、匈奴人可以翻越長城,但他們的馬可不會翻牆!
遊牧民族一但下了馬,還有多少戰鬥力?
一漢敵五胡是打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這也就是當時班超在出使鄯善國時,為什麼敢隻憑借三十六人就敢夜襲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團。
自己一方在無一人傷亡的情況下,還把匈奴使團給滅了。
最後逼迫鄯善國的國王隻能向大漢投降。
有長城在,即使遊牧民族想掘開長城一個缺口都需要不少的時間。
這個時間足夠後麵的漢軍完成布防了。
或者支援的大軍完全可以順著長城趕到支援。
就算他們在援軍到來之前掘開了長城,並進入南方大肆劫掠,他們必然要返回北方。
如果此時長城缺口被堵住了,這些南下的人豈不是立刻就會被各地支援來的大軍包了餃子。
看著楊升頓悟的樣子,王毓撫著長須笑了笑。
看著眾人,楊升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畢竟人無完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