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還發現。
一到晚上,就有人負責教授這些士卒識文斷字。
他了解了幾天,發現這五百駐軍幾乎都識字。
不少人甚至還寫得一手好字。
這下就有些驚到他了。
之前就聽說楊升在雁門三郡推廣全民教育。
但現在看來,軍中他也沒放過啊!
同時這五百人還承擔著給在奢延城的徐榮轉運糧草的重任。
看了幾天,他發現這支大軍除了精銳,還是精銳。
而他也放心的在膚施開始安撫民眾、開墾荒地、新修水利。
再加上晉陽轉運來的耕牛、種子、各類物資和十幾個讀書人輔助。
上郡原本凋敝的民生也在逐漸恢複當中。
他知道,這些是楊升在軍事和政治上滲透上郡,但他覺得這都沒什麼。
反正受益的始終是老百姓,他們也都是大漢的官員。
除非楊升扯旗造反,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看著上郡日新月異。
他也樂見其成,直接從這十幾個人當中挑選了一些縣令和太守府的屬官。
在離石的華歆和他差不多,坦然的接受著這一切。
也在招撫流民,恢複民生。
而且不久前修到膚施的水泥路,他更是一驚。
畢竟有了這條路,不管是出兵支援地方和轉運糧草、物資,速度必然大大加快。
幾天後,膚施就陸陸續續有商隊來往。
這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從來到膚施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民生是初步安定下來了。
要恢複起來,需要兩三次豐收以後就能解決。
但這裡的經濟呢?
先不說最要緊的糧食了,就連食鹽和布匹這些日常生活所需都沒多少賣的。
現在有了商隊和這條路,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果然!
隨著商隊的到來,城內幾天時間就有人開起了幾十間商鋪。
他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這些商鋪雖然售賣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但上郡都是些窮人,一家人溫飽都難以解決,哪裡有錢來買東西?
就在他沉默的時候。
這天幾個刺史府小吏和兩百士卒帶著數十輛大車來了。
幾個月後。
看著煥然一新的膚施城,他整個人還處於懵的狀態。
整個城池重新規劃,擴大了一倍多。
城高牆厚。
原本城裡麵的居民除了能免費住進新的房屋裡麵,原本的屋子還被高價收購。
所有的街道筆直,光滑,而且城內修建了一種叫公共廁所的設施。
大大改善了城內的味道。
其他新建出來的房屋則掛在太守府外的公示欄上,售賣或者出租給移民到這裡人。
也讓太守府有了一筆不錯的收入。
而城裡到處動工,招募的人手也都是當地的人。
他剛開始,為首的人帶著楊升的命令。
讓他組織民眾,和監督各種物資使用情況。
他還以為是讓他組織這些人都出徭役,物資都需要他來提供。
想到這裡,他是想上書給楊升的。
畢竟現在這裡才剛剛恢複生機,實在不適宜大肆抽調民力。
但當他看著太守府庫房內的無數物資,他覺得可能自己想歪了。
但他還是動員了一千多人。
果然!
出徭役是給工錢的,讓他意外的是還提供早晚兩頓飯食。
主食是大米和麵食,偶爾會摻和一些其他的糧食。
其中有肉和蔬菜,雖然隻有一個肉和一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