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打斷了關靖,說道:“此事以後無需再提!”
關靖也不以為意,拱手坐了下去。
公孫瓚隨即看向了全柔和賈胤兩人。
問道:“不知子緒和伯澤對我們眼下的困境有何建議?”
全柔和賈胤兩人對視一眼。
全柔拱手道:“之前在下就跟主公分析過此事。
我們坐困青州,北有楊升。
此人兵強馬壯,目前不可圖。
南有劉備,主公又念及同窗之情。
眼下隻有西出兗州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賈胤也點頭附和道:“在下附議!而且劉備和主公一樣坐困一州之地。
如今劉備已經尋到出路,我們也要儘快動起來!”
公孫瓚點了點頭。
楊升他惹不起。
現在看來確實隻有先動曹操了。
畢竟比起同窗之誼,他和曹操以前的口頭盟約實在脆弱得很。
而且他對曹操動兵,說不定楊升也會跟著對曹操下手。
隻要曹操和楊升的兵馬打起來。
他在坐看雙方大戰。
乘機撈點好處。
這時關靖出聲道:“主公!如今楊升麾下大將沮授陳兵十萬在平原!
關羽陳兵二十萬在黎陽,張合、張飛兩人二十五人馬在虎牢關,黃忠的十萬人馬在南陽葉縣。
而兗州的曹操和豫州的袁紹擺明就是一個字,守!
我們如果進攻兗州,曹操必然不會坐以待斃。
這樣會不會打破之前兩方對峙的平衡,從而徹底引發大戰?
而且我們出兵少了,必然對曹操形不成威脅。
出兵多了,對岸的沮授會不會先進兵我青州呢?”
這?
公孫瓚幾人都沉默了。
是啊!
一旦他徹底引發這場大戰。
楊升、袁紹雙方兩百多萬的大軍團混戰。
他們這二十萬人馬卷進去,估計也就起個浪花就沒了。
而且他們可以想象得到,楊升和袁紹也不會讓自己這麼清閒的坐收漁翁之利。
說不定曹操會和沮授先達成某種協議,先滅了自己。
然後他們雙方在一決勝負。
真到那時,自己在青、兗等地孤軍奮戰,劉備又忙著進攻揚州。
自己估計堅持不了多久就會灰飛煙滅。
哎!
公孫瓚有些頭疼了。
全柔和賈胤兩人對視一眼,隨後又看向關靖。
這點他們倒是沒有想到。
這就是所謂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兩人無奈的搖了搖頭。
正如關靖所說。
公孫瓚如果作為挑起這場大戰的導火索,必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而且就算他們和楊升有盟約。
但還是那句話。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一紙盟約算得了什麼。
大廳內頓時就平靜了下來。
單經起身道:“如此我們就隻能繼續做困青州?”
田楷也起身道:“就是,在下以為我們不能什麼事情瞻前顧後,應該踴躍一搏!”
趙嚴、鄒丹、孫伉、王門幾人也紛紛起身,準備勸說公孫瓚。
但公孫瓚已經不是之前的公孫瓚了。
他好不容易才有了青州這份家業,在像之前在高唐那樣搏一次,他有些不敢賭了。
畢竟眼下諸侯割據,誰都有可能起勢,但隨時也會有人失勢。
他寧願等一個機會,也不想做那個失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