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模還在以每年上千人數量在緩慢增加當中。
這些畢業生當中,醫術最為精湛高超之人,絕大多數皆被楊升招攬至軍隊之中。
現今,在軍中,一個由千人所組成的單位營,裡麵配備的醫者將近有二十人之多。
如此算來,平均每五十名士卒便能擁有一名專屬醫生,這般配置無疑能夠大幅度地降低士兵們在戰鬥中的傷亡率。
不僅如此,在此之前,軍中便已積極展開了急救知識技能的相關培訓工作。
他們以“什”作為基本單位,每個什都會選派一人前往醫學院深入學習急救之術。
必要時可以在戰場上對傷者進行簡單的急救,爭取傷者的寶貴時間,最好能拖延到醫師接手醫治。
儘管經過多方努力,但目前這樣的狀況也僅僅隻是勉勉強強符合楊升對於軍隊醫療保障方麵的要求罷了。
按照他的想法,一個什裡麵最少要有一個醫療人才和一個副手。
畢竟在這個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受傷就意外有死亡的風險。
一場戰爭下來,往往直接死在戰場上的人並不多。
反而是傷者,特彆是一些重傷員幾乎都是九死一生。
原因就是沒有能有效治療傷者藥和足夠的醫師。
而那些從醫學院畢業的其餘人員,則均被合理地分配至各州、各郡、各縣以及各鄉鎮等地,專門負責為當地的老百姓們診斷病情和提供治療服務。
現在他治下的各州、郡都有相當大的缺口。
但這事和軍中一樣,急不得,隻能慢慢來。
自醫學院逐步走向正軌以來,華佗這位醫學巨匠便逐漸減少了露麵的次數。
隻是偶爾來了興趣會去給學子們講課或者自己栽種一些名貴藥材,做做實驗。
尤其是當他獲贈楊升贈送給他的那部珍貴醫典——《本草綱目》之後,更是整日將自己關在屋內埋頭看書和著書。
剛開始那幾天除了必要的飲食起居之外,幾乎所有時間都投入到了對這部巨著的研究和創作之中。
楊升真怕他那麼大歲數有些吃不消。
華佗這個狀態一直保持到藥廠成立。
隨後楊升隻是提了一下,他毫不猶豫地率領著幾位得意門生親赴遼州,決心在遼州製藥廠親自坐鎮指揮。
一方麵,他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另一方麵,則計劃直接投入生產,儘快製造出一批成品藥物。
經過他不懈努力,如今首批成品藥已然成功問世,並順利進入試藥階段。
然而,事務繁忙的楊升卻無暇顧及他這一進展。
那麼,此時此刻的他究竟在忙碌些什麼呢?
就在這個傍晚時分,夕陽即將西下。
夜幕即將悄然降臨,氣溫也隨之驟降。
儘管眾人皆身著厚厚的棉衣以抵禦嚴寒,但那無孔不入的寒風依然能透過衣物的縫隙,如冰冷的利刃般刺痛著人們的肌膚。
隻見楊升帶領著田豐、荀攸他們,浩浩蕩蕩地邁向了新落成的皇宮大門——承天門城樓之上。
喜歡三國之楊家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楊家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