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姨娘不到四十歲的年紀,蘇奶奶可勁兒的給莫姨娘做保養,好籠絡住蘇爺爺的心,彆往家裡帶女人。
也沒多坐,家裡添了孩子,她該表示的不能少,但是也不需要去巴結誰,守好自己的本分,蘇奶奶就虧待不了她。
隻能說,不管處於何等逆境都把能把自己撈出來,且把日子過好的人,就沒有傻子,一個個聰明又圓滑。
莫姨娘前腳離開,後腳親娘就從小包袱裡翻出來一個小巧的長命鎖,純金的,就是是個吊墜,自己搭配個項圈就能戴。
莫姨娘其實還挺有錢的,因為蘇爺爺雖然沒做官,可蘇爺爺的一手丹青很值錢啊。
屬於人還沒死就能賣上大價錢的真大家。
蘇爺爺一年能另外給蘇奶奶三千兩的家用,都是賣畫賺的。
“家裡最有錢的除了公婆,就是這位莫姨娘了。”親娘是縣太爺的閨女,嫡次女,以前是正經的正藍旗旗人,伊爾根覺羅氏。
親娘是自己看上蘇爹,非嫁不可,滿洲姑奶奶那暴脾氣,真的脾氣上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自己把嫁妝從娘家拿走,就直接來蘇家過日子了。
婚禮都是後麵倉促補上的。
這番操作是有家庭矛盾這種大前提存在的。
總結一下就是:原配所出嫡長女和繼母不和,鬨著一出就是為了給繼母和親爹以及家族丟臉的。
親娘做到了,不隻是把繼母侵吞的她額娘的嫁妝都拿回來了,還分了她那偏心眼老祖母的一半兒嫁妝,拿了娘家公中的一成家產,繼母被休,繼母所出弟妹全部沒了嫡出的身份。
要麼說這位親娘厲害呢?
蘇家上上下下都捧著這位過日子呢,著實厲害的蘇家人都頭皮發麻的程度。
蘇爹聽到親娘的話,笑著說:“爹昨天不是才給了咱們五百兩銀子?”
成婚五年,每年都偷摸給補貼的,畢竟兒女眾多,不能明著貼補。
最少一次給五百兩,最多一次能給一千兩,一年至少能補貼三千兩銀子呢。
這麼一算,蘇家明麵上不是多有錢的家族,可蘇爺爺靠著一手丹青,是巨富啊!
一年沒個三五萬兩銀子的收入,能這麼偷摸的補貼蘇爹一家?
影視劇裡總說什麼滿漢不通婚的話,這其實是錯誤說辭。
清朝可沒有滿漢不通婚的規矩,因為八旗軍可是包含漢軍旗的。
清朝真正的規定是旗民不通婚,比如親娘是旗人,蘇爹隻是漢人,屬於民,兩人不能通婚。
可這規定也不是死的,皇上還納漢女呢,民間旗民通婚雖然不多,但是並非沒有。
為什麼旗民不能通婚?
是因為旗民之間有天差地彆的福利待遇問題。
八旗的旗民在清朝都是鐵杆兒莊稼,旗人和旗人結婚,雙方本來就自帶工資,所以倆人結婚,大清朝不用多花銀子。
而旗人與民間百姓通婚,問題就複雜了。
好比本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這個外國人要不要入籍,一旦入了籍,國家就得多掏一份醫療保險,福利待遇這些東西,而且都是終身的,這可都是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