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天鳳的送嫁隊伍也全是尼姑與和尚。
靜禪全國召集了兩千人的送嫁天團。
等蘇天鳳入宮後,康熙還要給這些蘇天鳳的送嫁天團管飯。
這可把禦膳房的廚子們給為難壞了。
要準備素席,還不能丟了皇室體麵,要招待好人家,這素席的菜單,禦膳房準備了三年才定下來,準備了一年的材料,才能保證不丟份兒。
天南海北的,這個時代的運輸做不到新鮮果蔬能全部趕在婚禮這天運送來京城,尤其是婚禮是在三伏天舉行的。
好多地方的食材隻能是醃製過的,或是乾菜。
等蘇天鳳梳妝打扮好,就被送入了大雄寶殿,純金打造的十二品功德金蓮造型的法座,蘇天鳳高坐其上,圍著一圈得道高僧念經。
一直持續了兩個時辰,康熙來了萬壽寺,得道高僧們讓了點兒地方出來,靜禪讓人抬出來另一座包金的木製十二品功德金蓮造型的法座,擺在蘇天鳳對麵,康熙落座其上,兩人麵對麵的坐著,又聽了兩個時辰的經文。
蘇天鳳:……
腦瓜子嗡嗡的,這六年來,她大清地界到處跑,就是沒看過一本經書。
康熙這六年有時間就看經書,得道高僧們念的什麼經,他都能倒背如流。
上革輅之前,蘇天鳳和康熙一人喝了一碗萬壽寺特產‘福壽粥’,說白了跟臘八粥一樣的做法,就是取名不同,代表祝福之意。
這都折騰到中午了,就吃了一小碗粥,蘇天鳳發現結婚也不是啥好事,第一份兒罪是睡不醒就挖去來梳妝,第二份兒罪是餓肚子。
革輅是大清皇帝出行乘坐的馬車,明黃色澤。
這次成婚用的革轤是新做的,雙人牌麵的,內裡很寬敞不說,外麵還裹了紅紗,用了金飾,非常喜慶,就是依舊沒有減震器,顛簸感還是有。
接親的隊伍走的並不快,計算著時間,真的是黃昏時分才到了皇宮。
皇室宗親、滿朝文武、後宮女眷與皇嗣們,在太和殿,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金鑾殿大殿前的廣場上,跪迎。
而在太和殿門口位置,太後就慶幸自己是太後,不是皇後,不需要出去跪著,這會兒能體麵在太和殿門口陪著太皇太後站著。
下了革轤,康熙牽著蘇天鳳的手,看著蘇天鳳的雙眼笑的溫和,眼神示意兩側跪著的人。
“都起來吧。”蘇天鳳語落,跪在兩側的人這才起身,抬頭看著穿著滿人風格婚服的康熙和穿著漢人風格婚服的蘇天鳳。
要不是兩人身上那袈裟一看就是情侶裝,他們還以為這是大清和大唐聯姻了呢。
知道這次的婚事不能以常理來看待,可蘇天鳳都沒有蓋紅蓋頭,這真的不怕不吉利嗎?
紅蓋頭的使用不僅是為了遮羞和辟邪,?還寓意著新娘新婚路上一路平安,?寄托了人們對新人美好未來的祝願。?
想讓蘇天鳳不用紅蓋頭是告訴他們這些人,她用不著遮羞、辟邪、祝福,婚後依舊會幸福?
嗯,這很佛主!
康熙牽著蘇天鳳的手,並駕齊驅,慢慢走向太和殿前兩張供桌。
太和殿大門正對著,正中央並排擺放著兩張供桌。
左邊供桌上擺放著一個架子,上麵掛著一幅字畫,書寫‘天地’二字。
右邊兒供桌上擺放著一尊佛祖的佛像。
太皇太後和太後就站在一邊兒,看著康熙和蘇天鳳隨著禮部尚書的唱和:
一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