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嬌看竇太後精神很好,告退離開了。
回去自己的宮殿還跟心腹吐槽呢。
“我是不聰明,可也不是真傻子,我比劉徹大七歲多,說一句我養大了他都沒問題,我能不知道劉徹的心性?我真離宮了,除非一輩子守寡,否則就是死路一條。我留在宮裡吃穿不愁,依舊富貴,什麼叫好日子我還不會選了?一個個的,都覺得比我年長就想左右我的決定,可這種攸關生死的決定,我能讓外人瞎摻和嗎?”陳阿嬌快嘔死了。
一個月,館陶公主就在長安城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修建了四座道觀,規模還不算小。
緊跟著,館陶公主就開始常駐竇家了。
要錢!
死要錢。
舔著臉先要著,竇家人給了幾次,就不給了。
這時候,館陶公主直接私軍入竇家,明搶。
搶完了,還跟竇家人說:“你們這是積德行善,做大善事,為兒孫的下輩子謀福祉呢。修建道觀,能指望窮苦百姓?不能啊,你們可是太皇太後的娘家人,太皇太後作為金闕皇後的太君姑,怎麼也要以身作則的吧?我這個做姑母的,都散儘家財的在修建道觀,你們一個個不出錢是什麼意思呢?是對金闕皇後不滿?還是對上蒼不滿?”
館陶公主彆的可能不精通,狐假虎威,她打小就熟,技藝精湛無比。
把竇家搶劫一番之後,竇家人的宣判也下來了,大漢百姓的免費老師就這麼來了。
館陶公主把從竇家搶來的錢財計算了一番,愁眉苦臉的跟丈夫說:“還是不夠,至少還差一半兒的錢財。”
駙馬:……
那也彆問我,我家現在一大家子吃糠咽菜呢。
族人都跟著喝西北風呢。
族裡現在恨不得把我這個駙馬除族,都說我連累了全族了。
“不行,我明兒去宗親家裡走走,還有跟竇家聯姻的那些家族。”誰不了解誰?
誰家都有點兒不義之財的。
“我多的也不要,隻要他們把不該得的吐出來。”館陶公主說乾就乾,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需要的錢都折騰夠了。
這才帶著駙馬甩開膀子,離開了長安。
駙馬騎著馬,不斷的回頭看著長安城,這下半輩子他還能回來長安嗎?
此刻讓我們給駙馬播放一曲: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竇家人真正乾淨的就是幼童了,加起來還不到五個幼童。
這幾個孩子,蘇天鳳一股腦給竇太後塞過去了。
竇太後,深呼吸,不能氣,氣死了,沒人給她哭墳!
打定主意要活的長長久久的,好看看這大漢能變成什麼鬼德行。
大漢會變成什麼樣呢?
將功折罪的朝臣老黃牛一樣,讓耕哪塊兒地,就耕哪塊兒地,朝政這一塊兒的運轉,一年就全部轉換到位了。
一年的時間,館陶公主保證各個郡的道觀全部修建完畢,有了傳送陣,彆說朝臣了,就是蘇天鳳和劉徹也是想去哪個郡就去哪個郡。
各地區大小事兒,想知道什麼都容易多了。
館陶公主修建道觀的活兒還在繼續,下一個建設階段就在各個縣城。
長安城附近的田地都種的高產糧種,收獲頗豐。
一年時間,那些被收回封地的藩王們也看見了大漢的變化,彆的他們都不怕,隻一個傳送陣,就絕了他們謀反自己等位的所有可能。
而且,金闕皇後一天不離開人間,他們就一天沒機會造反。
看一眼家裡惶惶不安的女眷,在看一眼家裡懵懂無知的幼兒,一個個歎氣:“服了!”
他們這些一直是皇帝心腹大患的藩王們,此刻不低頭、不臣服難道真要一輩子困守在宅子裡,看著後代們也一點兒未來希望都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