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年禮本來是很正常的現象,趙氏表示自己帶著閨女住在河邊村,閨女還年幼的那些年裡,村民們或多或少的也會給她們母女倆送年禮。
等村民們的日子好過一些,年禮就豐富了不少。
可活著活著,家裡也沒王位,居然各國的王來給自家送年禮了。
“還是我閨女厲害,各國都要送來年禮,這算不算國禮?”趙氏扭頭問坐在身側的蘇秦。
“算,怎麼能不算呢?送了,他們慪得慌,不送,他們又怕的慌,嘖嘖,這要是我早死幾年,各國大王這般糾結又憋屈的樣子,還真見不著呢。”蘇秦現在也懂得享受了。
看各國大王的樂子,極大的享受啊。
“這些年禮,就趙國給的最多,一半兒國土,外加一半兒的人口。”趙氏並不是很懂國家大事,更不懂戰爭。
她就跟普羅大眾一樣,隻知道國家富裕一些,掌權者就想發動戰爭外擴,百姓會遭殃。
國家貧窮弱小,掌權者扛不住強國的掠奪,百姓依舊會遭殃。
而她閨女靠著不死人,不傷人的奇葩戰爭,打贏了齊國和燕國,拿到了這兩國一半兒的土地和人口,吞並了中山國,這種戰爭,趙氏覺得新奇,也覺得是大善。
畢竟她閨女打下來的土地上的民眾都有吃飽穿暖的機會了。
不隻是如此,其餘幾國現在也安靜如雞,就怕下一個是他們自己,所以都不敢隨便興兵了。
趙氏心說這是好事兒,至少對千千萬萬跟她一樣的母親和女人來說,家裡的兒郎不用上戰場,家裡的丈夫不用上戰場了不是?
“那是趙國知道明年閨女就要打他們了,所以趕緊的自己送上來,如此一來,趙國至少還能保留軍隊。”蘇秦哪裡能看不懂趙國的目的?
知道打不過,知道扛不住,可依舊想把軍事力量保全下來,除此之外,把有用的人才也保全下來了,給出來的人口大半都需要去開荒勞作改造一下那不靠譜的思維才能安穩當個良民的人。
趙國這一手玩兒的很彩。
“閨女,趙國那軍隊就這麼放過?”蘇秦詢問自己閨女。
“趙國願意養著,就多養兩年唄。”五千人為一個修真大軍的中型作戰單位,蘇天鳳如今已經彙集了五個作戰單位了。
大型的五行戰陣有了,如今讓士兵和將領們慢慢修煉,演練陣法就行。
有這一個大型作戰單位在,蘇天鳳也沒那麼急切了。
戰國七雄都可以暫緩一下,那些小國,她先全部吞並了再說彆的。
所以過完年後,蘇天鳳就看著地圖,帶著她的五百人軍隊和阿橘去其他小國溜達。
蘇天鳳一年滅了七個小國,這戰績。
就算知道蘇天鳳開掛了,戰國七雄也羨慕的要死要活的。
蘇天鳳十五歲這年,除了戰國七雄,其餘小國都成了河邊村的附屬地了。
而這兩年,每年的年節,隻要還沒被蘇天鳳吞並掉的小國也算在內,明知道送禮也是白送,可依舊會含淚送年禮。
好在蘇天鳳也不殺小國的皇室和貴族,這些可都是識文斷字的人才,殺了太可惜了。
不服氣的都去種地,知道低頭,知道變通的,全部連軸轉,就沒有用不到的地方。
這一年的年節,秦國破天荒的送了年禮後,收到了河邊村的回禮。
回禮很實在的是高產糧種,足夠種萬畝地。
除了這個就沒彆的了。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嬴政看著大殿中央的糧種,眼中異彩連連,這些年可沒少聽聞河邊村的高產糧種,但凡屬於河邊村的地皮,逐漸種滿了這些高產的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