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俄戰爭發生在1904年至1905年,早於這個年代的古人都知道這件事,晚於這個年代的人知道了也沒有什麼辦法,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隻覺得恥辱,在自己的國土上看著彆的國家在打仗,這是在侮辱他們啊。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張宗昌趁機參與革命活動。】
【他先是跟隨張西曼聯絡胡匪,後又竊取了本該屬於劉雙玉的騎兵團團長職位,跟隨革命黨人活動。】
【但在“二次革命”時,他見風使舵,戰前倒戈投靠北洋將領馮國璋,成為直係的一員。】
【此後,他參與鎮壓護法運動,在軍閥混戰中不斷尋找機會壯大自己的勢力。】
見風使舵,投機取巧,背叛舊主。
看到這裡古人已經知道這個張宗昌是個什麼東西。
他做的這些事在唐末五代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可那些秦漢三國時期的人看到這就繃不住了。
紛紛怒罵張宗昌。
不過孫權倒是覺得這個張宗昌有些像他。
當然他是不會承認的。
【1921年,張宗昌在直係失勢後,轉投奉係軍閥張作霖。】
【在東北,他收編了大量土匪軍團和逃入中國的俄國白軍,擴充了自己的勢力。】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他因軍功不斷晉升,1925年任山東軍務督辦,並兼任山東省省長,此後長期盤踞山東。】
山東?是六國的地盤?
嬴政聽到山東兩字下意識的蹦出這個想法來,不過他立刻反應過來,這後世王朝更迭,地名早就換了不知多少遍。
因此這個山東肯定不是指六國的地盤,而是六國裡的某一處,再說憑他區區一個張宗昌,怎麼也不可能擁有整個六國的土地。
而且天幕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山東省省長。
他大秦雖然沒有這種行政單位,可這個省想必也不會小,可能跟郡守類似。
這後世竟然還在用我大元的行省製?!
忽必烈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雖說他的大元在那個時候早就沒了,可製度倒是傳了下去。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後人一提到行省製,就沒法繞過他的大元。
這也算變個法的讓後人記住了自己這些先輩。
就是不知道這些漢人認不認自己這個融入華夏的皇帝是他們的誅仙?
【在山東任上,張宗昌協助日方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
【他還大肆征斂,製定各類苛捐雜稅達50多種,百姓苦不堪言,山東民眾諷刺他刮地皮凶惡,稱他督魯以來“天高三尺”。】
【他的種種惡行,讓他成為了臭名昭著的軍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926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後,張宗昌擔任直魯聯軍總司令,與北伐軍作戰。】
【1928年8月,張宗昌兵敗下野,後被迫逃亡日本。】
【1932年,張宗昌在吳佩孚的邀請下回國,潛居於天津租界。】
【同年,張宗昌被山東省督軍韓複榘邀至山東濟南,在濟南火車站被刺殺身亡。】
【刺殺張宗昌的原因很簡單,複榘不希望張宗昌回到山東掌權,於是在馮玉祥的幫助下,策劃了刺殺行動。】
【而刺殺張宗昌的人,不是彆人,正是鄭金聲的養子鄭繼成。】
【不過由於我們這個視頻主題是要講張宗昌的那些詞句,彆的事我們有機會在討論。】
【現在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張宗昌的那些詩詞。】
【不過在盤點之前,我們還要知道張宗昌在曆史上還有一個稱號。】
【那就是有名的三不知將軍。】
【不知道有多少兵,不知道有多少錢,不知道有多少女人。】
【好了現在就讓我們正式進入主題。】
【首先我們盤點張宗昌的第一首詩就是他的求雨詩。】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哪怕之前已經在那後人的評論裡看過這首詩,可聽著天幕再念上一遍,他們這些古人還是覺得滑稽可笑。
尤其是乾隆,滿臉不屑,“什麼東西,一個粗鄙武夫,也敢學人作詩。連朕十萬分之一的才能都沒有的東西,簡直丟人現眼。”
身邊的和珅連忙拍著馬屁。
乾隆當然知道和珅在拍自己馬屁,可這種話聽起來就很舒服,讓他有種飄飄然的感覺,他非常樂意聽。
【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這首詩一出來,古人們更是一片嘩然。
劉邦原本還饒有興致地聽著張宗昌的詩,可聽到這首仿寫他的《大風歌》,臉色頓時變得不太好看。
不過很快劉邦就大笑起來,還點評起了張宗昌這首抄襲自己的詩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確實有乃公當初的幾分無恥。”
身邊的宮女都嚇得瑟瑟發抖,這天下還有這樣承認自己很無恥的皇帝,還真是刷新他們的三觀。
劉邦不計較,不代表他的後世子孫不計較。
聽到高皇帝的大風歌被張宗昌抄襲修改,漢朝的皇帝哪裡會對張宗昌有好臉色。
好在這該的氣勢還算不錯,他們也就不與之計較。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劉邦:“額?”
張良:“……”
嬴政:“劉邦?沛縣?”
喜歡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請大家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