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拜謝讀者老爺。
雖然昨天的收入又減少了2塊,但這不重要,反正買杯便宜奶茶的錢還是有的。
說來也遺憾,這本書十萬字首秀時候,最高記錄是單日130元,然後就一直下降,作者知道是自己更新慢和更新時間太晚的原因才導致收入變少。
這波屬於自己沒有接住番茄給的流量怪不得彆人。
可也沒辦法,存稿用完了,白天又被當做牛馬使喚,回來的又晚,累了一天都不想寫。
今天八點到家還睡了兩個小時才起來趕稿的,現在又十一點半了,就補了前麵的一章跟現在新寫的一章,還是老樣子十二點前又寫不完今天的四千字了。
…………
諸葛亮又不動聲色掃了一眼薑維,他倒是沒想到自己死後會將北伐大業交給伯約,可薑伯約資曆尚淺,軍中又有不少先帝時期的老人,他是怎麼成為大漢未來的軍中領袖的?
魏延他們呢?
莫不是年歲到了先後都去見先帝了?
薑維似乎感受到了丞相那一掃而過的目光,卻裝作不知道依舊保持著之前的姿勢,心中也有些打鼓,自己的未來好像並不那麼美好,陛下不信任自己,就因為出師表上沒有自己的名字?
這也太……薑維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乾脆就當沒看到那條天幕裡的後世之言。
諸葛亮倒是沒有注意到薑維的情況,而是在想另外的事情。
比如那評論裡的那句臥龍鳳雛。
這顯然不是指他跟龐統,而是指司馬懿跟趙恒兩人,所以這臥龍鳳雛用在這兩人身上明顯不是什麼好話。
這樣一想他感覺因為後人的用詞,臥龍鳳雛也臟了!
至於那一句若是讓阿鬥坐上楊廣的位置隋朝肯定不會滅亡的評語,諸葛亮隻是淡淡一笑就直接略過了,這種完全浪費時間和生命又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沒必要去多費腦子。
不過有一說一他還真有點羨慕楊廣繼位時候楊堅給他留下的底蘊,能讓他拿出百萬大軍來揮霍,這底蘊恐怕如今的曹魏也拿不出來,隻有文景之治以後的孝武皇帝能和楊廣比一比家底。
隻是可惜這楊廣沒有孝武皇帝的手段,後世之人說那隋朝的將帥之才遠比孝武皇帝時候的更多,按理說楊廣有如此多的人才應該是一位能夠開疆擴土的君王,卻不想成了亡國之君。
隋煬帝!
這個“煬”字算是後人給他的蓋棺定論了。
嗯那個曹叡在後期大興土木?
看到這句評論的諸葛亮也是有些意外,曹叡這個皇帝他了解的不多,可經過第一次北伐跟魏國的交手看,曹叡一看就是不簡單的皇帝,拋棄敵對思想客觀評價一下這個曹丕的後代,曹叡確實是一個明君,倒是沒想到後期的曹叡竟然也變得開始昏庸了。
後世之人把他跟那唐玄宗李隆基放在一起對比,可見曹叡的後半生是多麼昏庸。
但這符合大漢的利益,魏國皇帝不昏庸,大漢的壓力就大。
諸葛亮倒是希望曹家的後代一個個都是昏君。
可他也知道這不現實。
再說這天幕又不是他能看見,曹魏跟東吳的人都看得見,就是不知道曹叡看到後世之人說他自己晚年貪圖享樂會是一種怎樣的表情?
還有那趙恒。
諸葛亮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個後世的皇帝,這種人都能去泰山封禪,難怪後來的明太祖這些有資格封禪的皇帝都不願去做這種事,實在是前麵那個人把泰山的地位給弄沒了,他們再去泰山無疑是掉價。
罷了罷了後世那些荒唐事就由後世之人去折騰好了,自己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收複中原三興炎漢。
哪怕這條路布滿了荊棘,自己也要披荊斬棘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哦對了,出師表上要把薑維的名字也加進去才行。
以防自己先走一步,到了最後陛下無人可用又不信任薑維,葬送的最終是大漢的天下。
劉禪:相父真好,不過朕已經知道了,您就不用再加了。
…………
三國後期。
正在準備偷渡的鄧艾看到天幕透露了他的圖謀,當即罵罵咧咧的取消了計劃,沒辦法都被人透劇了他怎麼可能還會鋌而走險。
而鐘會也不會讓自己成功拿到滅蜀第一大功。
鄧艾已經能想到鐘會看到那條後世的評論,肯定會暗中放薑維一部分軍隊回援,他這個時候再去乾這種事無異於找死。
這該死的天幕。
鄧艾心裡憋悶,狠狠拍了一下旁邊的石頭,最終卻沒有罵出聲來。
主要是怕被突然出現的雷給劈了。
事情也跟鄧艾猜測的那樣,鐘會看到後世評論說鄧艾偷渡陰平,還一路打到成都然後劉禪就投降了,鄧艾拿到了滅蜀第一大功。
這能忍?
絕對不可能。
於是他暗中派人去了薑維那……
與此同時。
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人的時空,看到後人罵司馬懿立刻就被氣到了,紛紛開口指著後世之人不尊重祖宗,而且他們也不認為司馬家做錯了,他曹家能欺負漢獻帝,為什麼司馬家不可以把曹家的皇帝當傀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司馬家最後一統天下結束了這個亂世,讓天下蒼生安居樂業,他們有什麼錯?
誰做皇帝影響到你們了?
至於後麵不肖子孫做的那些事,他們都選擇了無視。
不要問,問就是不知道,不是我做的,我管不了後世子孫。
同樣被氣笑的還有楊廣。
劉禪算什麼東西,也配跟自己相提並論?
成都那樣的堅城,城裡還有幾萬甲兵,對付一個孤軍深入的鄧艾竟然連打都不打就開城投降了,這種人讓他來大隋做皇帝也是被突厥收拾的份。
至於說自己三征高句麗把隋朝百萬大軍都送光這件事,朕不知道,朕還沒打高句麗呢,那是未來的事,跟現在的楊廣有什麼關係?
楊廣選擇性無視這條讓他很不爽的評論,摸了摸胡子想著等到二郎在大幾歲就讓他去打高句麗。
無敵天下的楊世民打個高句麗應該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