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的海蠣子的確是挖不了了。
但海瓜子倒是能挖的。
田老頭熱情地給顧兆他們指路:“那一片有好多海瓜子,你們要是不嫌棄吃得麻煩,就去那邊看看,隨便挖一挖,就能裝滿半桶。”
送走了田老頭,一家幾口就果斷拎著桶往他指的那個方向跑去。
等到了地方,顧一寶看得嘴都合不上了。
“哇!好多小石頭!!”
他看著腳底下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石子,都不敢光腳踩上去。
“這可不是小石頭。”邊上一個正蹲著挖沙子的老鄉笑著解釋,“小朋友,這是海瓜子,你看,就這樣。”
他拿起桶裡的漏勺。
隨手舀了一勺沙子,然後往前走了兩步,把漏勺往海水裡晃了晃。
就見漏勺裡厚厚的沙子逐漸都被海水衝刷走。
漏勺底部一堆黑色小小的貝殼就完全顯露出來,竟然有整整半勺!
“喏,就是這個東西,裡麵肉也很小,也吃不飽,拿回去煮一下,當個零食吃,還行。”
說話間,老鄉就要把漏勺裡的海瓜子往顧一寶提著的桶裡一倒。
那動作快的,跟剛剛的田老頭有的一拚。
薑琴想攔都沒攔住,都有些無奈了。
這才來趕海不到半個小時,就已經連著遇到兩個老鄉主動送東西了。
這老鄉還振振有詞:“我剛剛可都看到了,你們能收老田頭的東西,咋就不能收我的東西?!況且這海瓜子遍地都是,真是低個頭就能撿一桶的東西,真不值當什麼。”
薑琴本來也不是能拒絕彆人好意的性格。
或者說,正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經曆,她對彆人給予的任何一點善意,都非常珍惜。
此時麵對老鄉的好意,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隻能求救地看向顧兆。
還是顧兆上前,指了指老鄉手裡的漏勺:“叔,你這漏勺還用嗎?要是不用的話,能不能借給我們用一下,我們用這個換。”
他說著,從嬰兒車後邊的網兜裡又拿出一個油紙包來遞給這個老鄉。
話題轉得太快,這個老鄉還愣了一下。
但很快就反應過來,連連擺手:“不用不用,你直接拿去用就行。”
一個漏勺而已,還是自己用竹篾編的,根本不值什麼錢。
況且,還隻是借去用一用,又不是直接拿走。
顧一寶人雖小。
此時卻也像個小大人一樣:“老爺爺,我爸爸是軍人,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的!”
說實話,即便是顧一寶沒說,這老鄉也大概能猜出來,麵前這個挺拔的男人是個軍人。
畢竟島上的本地人就那麼點,還都住在一起,那剩下不太認識的,可不就隻能是軍人了。
但自己猜測對方是軍人,和對方承認自己是軍人,那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老鄉的眼神瞬間變得更加崇敬。
聽到顧一寶的話,趕緊把那油紙包接過來。
自己可不能讓軍人同誌犯紀律啊!
接過了油紙包,還覺得過意不去,漏勺也不要了:“就當是用這個換漏勺,這是我自己編的,不值錢,你們彆嫌棄。”
說完,還一副生怕顧兆會不接受的樣子,提著桶趕緊就跑遠了。
顧兆和薑琴對視一眼,簡直哭笑不得。
雖然剛才那老鄉把漏勺說得一文不值的樣子,但說實話,這漏勺做得是真好,雖然是竹篾編的,卻完全不比供銷社裡賣的工業製品差。
甚至還更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