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燕妮自己覺得自己語氣沒什麼問題。
畢竟她從小在娘家就被寵著,哪怕是她爸早死,她媽帶著她二婚,在新的家裡,她也被她媽捧在手心。
家裡三個孩子,雖說在她繼父跟前,她的地位肯定不及大哥,但繼父畢竟工作忙,家裡家外還得靠她媽忙活,日常生活上,薑燕妮嘴上不說,心裡還是知道,到底是自己活得最滋潤。
等到家裡三個小孩都長大了,麵臨下鄉的危機,她媽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就把她小妹的名字給報了上去。
哪怕是結了婚,方勇軍是方家小兒子,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方家三代同堂,方勇軍就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頭兩個姐姐一個大哥,自然非常受寵。
方家老爺子還是省裡第一機械廠的七級工,是機械廠實打實的金疙瘩,哪怕是退休了,也還是被廠裡返聘回去,還不用他乾什麼活,平時的工作就是帶幾個徒弟,順便在廠裡坐鎮,萬一遇到什麼技術問題,他能最快解決。
方勇軍的親爹和大哥都在機械廠上班,雖然他們倆技術一般,但有老爺子在,方家條件實打實的不錯。
薑燕妮能和方勇軍結婚,還多虧了兩個人是小學和初中的同學,薑燕妮又長得明豔,方勇軍從小就喜歡她,長大了也執意要娶她,要不然以兩家的家庭背景,薑燕妮是怎麼也嫁不成方勇軍的。
結婚後,雖然婆婆對她的態度不冷不熱,但看在小兒子的麵子,也不會對她太苛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上婚後一年,她就有了孩子,十月懷胎後,生下了方家第三代唯一的孫子。
這下可好,小兒子,大孫子,全出在方勇軍這一房。
可想而知,薑燕妮婚後的日子能有多舒坦。
對當時的薑燕妮來說,可能唯一的不舒坦,就是在住上。
方勇軍是小兒子,哪怕結了婚,家裡還給他弄進機械廠上班了,但不管是他爸媽還是爺奶,都不舍得叫他搬出去住,所以方家三代就都住在機械廠分配的筒子樓裡。
房子一共九十平,這麵積自然要比薑家房子大,也是筒子樓裡麵積最大的房子了。
奈何,方家人多。
方老爺子和老太太老兩口一輩子生了四兒一女,奈何隻活下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方勇軍的親爹,女兒生來殘疾。
老太太心疼閨女,順著閨女的想法,也沒催閨女嫁出去,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方父方母又生了兩兒兩女,長子方勇國早就結了婚,有三個閨女。
大女兒嫁到了外地,幾年才能回娘家一趟,這且不說。
二女兒卻是結婚沒幾年,丈夫就意外去世了,最後帶著兩個女兒回了娘家,一住就是七八年。
小兒子方勇軍如今又結婚,有兒子了。
這一家十六口人,有大有小,有男有女,就生活在這個九十平的房子裡。
可想而知,就算方勇軍再如何受寵,也頂多是在錢財和生活物資上寬裕一些,但在住房上,方勇軍也頂多是比家裡其他人好一點,不用住在布簾子隔開的“房間”裡,而是能住在方父另外搭建的閣樓上。
這種閣樓嚴格意義上說是違規建築。
但這年頭,家家戶戶住房都緊張。
彆說是一個閣樓了,但凡是你敢搭敢住,又沒擋著彆人家的光,就是往上搭三五層,都沒人管你。
薑燕妮和方勇軍住在閣樓裡,好歹還算是個單獨隔開的房間,能隔點音,還有自己的隱私空間,比在娘家要和妹妹薑琴住上下床的條件好多了。
薑燕妮心滿意足,在重生前,也的確一直自滿於自己生活的優渥,尤其是對比妹妹薑琴插隊下鄉,聽說還破罐子破摔,剛下鄉一年就嫁給了個當地人。
如果沒有重生這件事的話,薑燕妮的語氣可要比現在更高傲。
喜歡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請大家收藏:()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