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兩家住在三號家屬院。
那兩天,四號家屬院裡也是好好看了一番隔壁鄰居的好戲。
四號家屬院裡自然也有被選入特訓班的小孩兒。
隻是四號家屬院住的大多是剛來隨軍的副連及以上軍人的軍屬,除了個彆情況,基本上都是年輕夫妻,孩子自然也多是三五歲的小孩兒,連育紅班都還沒上,當然也就談不上去什麼特訓班。
整個四號家屬院二三十戶人家,傳出來要去特訓班的一共也就兩個,一個是2號院的劉參謀家的大兒子,今年八歲,上二年級。
劉參謀本人身材不算高大,常年戴著副眼鏡,捧著個保溫杯,娶的媳婦兒也瘦瘦小小,皮膚又白,說話輕聲細語,家屬院裡常說他們夫妻倆簡直完美符合大家對南方人的刻板印象。
結果他們生的一兒一女簡直和他們倆南轅北轍。
小女兒剛出生就有將近八斤,醫院大夫都說,差一點就算是巨大兒了。
出生後,明明是喝一樣的奶,就是能比醫院裡前後腳出生的嬰兒長得快,長得胖。
如今小女兒才剛四歲多,還沒到上育紅班的年紀,卻已經比周圍鄰居家裡上育紅班甚至已經上小學的哥哥姐姐們都高了。
女兒如此,兒子更是不得了。
八歲的年紀,跟他媽站在一起,也就比他媽矮上半個頭的樣子,除了臉還是純純的小孩兒樣,任誰來看,都要說跟十一二歲的小孩兒沒什麼兩樣。
沒有這特訓班之前,家屬院裡的鄰居們就常常開玩笑說,劉參謀家這對兒女,未來鐵定是要送去為國爭光的,這麼長的腿,不去搞個跳高跳遠的,都白長了。
所以特訓班裡有劉參謀的大兒子,這事兒被劉參謀的媳婦兒說出來,大家也不覺得奇怪。
除了劉家大兒子,另外一個據說也被選入特訓班的就是喬建國了。
不過,喬建國進入特訓班名單的事兒,不是他自己或者他爸喬文斌說出來的,而是之前每次被喬文斌拜托,在他出任務的時候幫忙照顧喬建國的個軍屬說出來的。
喬建國進特訓班的事兒,是他育紅班的班主任來通知的,隻是來通知的時候,剛好趕上喬文斌出事,喬建國和小孫護士一起離島了,班主任就習慣性去找了那個軍嫂,拜托她等喬家父子倆回來了,轉告一下。
還是李參謀的媳婦兒說起自己兒子進特訓班了,這個軍嫂才順著提了一句,要不然大夥兒都不知道呢。
四號家屬院到今天之前,傳出來的進了特訓班名單的也就這兩個人。
之後再沒聽誰說起過。
大夥兒也就順理成章以為就這兩個人。
王娟倒是想過顧鑫怎麼沒進名單。
但轉念一想,顧鑫再怎麼長得比同齡人高,實際上也才不過是個還不滿六周歲的小孩兒。
沒準老校長是想等顧鑫滿七歲了,再把他招進特訓班呢。
再一想,這個所謂的特訓班畢竟才剛開設,到現在都不知道裡頭具體教什麼,也不知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說實話,現在被老師單獨通知去特訓班的那些小孩兒的父母雖然都答應了,但也不是沒有擔憂疑慮。
隻是這些擔憂最終都因為對組織的信任,以及時下糙養孩子的習慣被暫時壓了下去。
王娟自己就聽劉參謀的媳婦兒說過:“反正我兒子腿那麼長,就算是被欺負了,他也會跑,隻要彆斷手斷腳受傷太重,小孩兒都皮實得很,恢複得也快,不用操心他。”
這話聽起來有些誇張,但還真就是家屬院裡很多軍屬的養娃思路。
就連王娟,雖然她因為小偉從小被養在老家鄉下,所以一直覺得虧欠他,但也不會因為他哪裡青了一塊,或者是哪天摔破皮磕破頭了,就覺得大驚小怪。
但王娟想想薑琴妹子對她家幾個孩子的上心程度,莫名就覺得,薑琴應該跟她們的想法不一樣。
那顧鑫晚兩年,等特訓班裡頭一切都走入正規化後再進去,倒也不錯。
所以王娟也就沒想著跟薑琴提起這件事。
哪知道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顧鑫要去特訓班的消息,一時間,整個人都有些懵。
薑琴也有些無奈,這件事還沒定下來呢,她也沒想著往外說,哪想到會在這個時候被兒子給說出來。
隻是說都說出來了,她也隻能解釋道:“顧鑫育紅班的班主任是來提過這件事,但我想著,等育紅班裡麵都收拾好了,親自去看看環境,再決定。”
這就符合王娟對薑琴的了解了。
喜歡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請大家收藏:()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