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朕決定遣我大明天兵,遠征倭國,以平四海!”
此言一出,幾乎所有人瞬間瞪大了眼睛。
什麼玩意?
他們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問題了。
倭國啊,那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太祖皇帝親自定下的不征之國,怎麼能對其用兵呢?
當然了,這種想法也就是朱元璋不知道那倭奴後麵做過什麼惡事,也不知道其島上有兩座超大量銀礦了。
但凡去薑餅小院進修過。
什麼祖訓?
朕不知道,朕不承認!
倭奴就是必征之國!
可惜,這一時空延續的是未曾到過薑餅小院的朱元璋祖訓。
所以,當嘉靖這話落入群臣的耳中時,大家幾乎下意識都想反對。
我大明現在是什麼時候啊。
那是“四海升平,國泰民安!”
為何要為了區區意氣之爭,去動用刀兵遠征倭國呢。
那得耗費多少銀兩啊。
人都被征調到軍隊中去了,我還剝削誰,我還壓迫誰,我還從誰的身上盤剝出銀子來用呢?
什麼。
你說沿海地區的漁民們慘遭倭寇肆虐,生活已經苦不堪言了?
笑話,我堂堂中央大官,那是能上朝的存在,你這刁民日子過不下去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
有沒有努力,為何不讓後輩讀書考取功名,以至於像現在這般隻能泥土地裡乞食?
再說了,苦一苦百姓,罵名自然有朝廷和皇帝來擔,和我享福又不衝突。
我在朝堂上罵一罵皇帝,表現的廉潔正直一些,再鬥一鬥嚴黨,那民間更是一片清名啊。
錢我照拿,名我也要,如此人生,方為暢快。
何必想不開,去對著區區撮爾小國動什麼刀兵。
嘉靖話音剛落,立馬衝出來了幾個禦史言官。
爭先恐後的道:“陛下,不可啊!”
“萬萬不可啊陛下,這不符孔孟之道!”
“是啊陛下,皇明祖訓可是將倭國列為不征之國,我等後輩子孫怎能有違祖製!”
……
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賣起了口水。
張口孔孟,閉口祖製。
哪怕是多年不上朝的嘉靖,此刻的思緒仿佛再次回到了四十多年前,自己剛登基繼位的時候,那些大臣們也是用這番話來壓自己。
還得和他們辯論自己的親娘是自己的親娘的倫理關係。
沒想到啊,這麼多年過去了,曾經的往事再次浮現,一如當年一般,沒有絲毫改變。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嘲弄之色,冷冷的看著下方的言官們垂著頭,自顧自的說著。
朝堂上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暫時看不出有人支持嘉靖。
嚴黨一派以嚴閣老和小閣老為首的,見這兩尊大佛都還沒開口,也搞不清楚對方心中是什麼想法,於是也選擇了閉口不言,靜靜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
較為中立的高拱一派,此刻也有些懵了。
他們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隻是心中疑惑,為何陛下多年不上朝,一上朝就變成了要對倭國動刀兵?
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何事。
若說嘉靖是心疼沿海百姓,才動了雷霆之怒。
彆鬨了,用屁股想都知道,抬頭望去,上首尊坐的那位天子,可是出了名的薄情寡義,喜怒無常。
指望這樣的人為小民伸冤,還不如去太祖皇陵前哭訴一番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