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日出東方_兩宋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兩宋傳奇 > 第83章 日出東方

第83章 日出東方(2 / 2)

西夏太子李仁愛喜上眉梢便與種溪一同去小河邊玩耍去了,原來種溪可比李仁愛大多了,隻是種溪麵相清秀,青春不輸少年。嵬名白雲也對嵬名安惠耳語幾句,起身追去。見種溪和李仁愛二人手拉手,慢慢跑在青草地上,漸行漸遠。嵬名白雲在後麵叫道:“等等我,有了小哥哥,不要小姐姐了。”眾人捧腹大笑。

西夏皇後耶律南仙並不放心,與乾順耳語幾句,便也帶著蕭和達緊隨其後,帶著數名麻魁西夏女兵)跟了過去。蕭和達與耶律南仙交頭接耳,不知二人說些什麼,原來是契丹話。

眼前賀蘭山高大威猛,頂天立地。眾人在山下顯得微不足道,好似螞蟻一般。費無極道:“這賀蘭山,果然非同凡響。遠觀而去,氣勢雄偉,風光秀麗。”極目遠眺,笑出聲來。暖風和煦,美不勝收。

“如若近前一窺,彆有一番風光,那便是,山澗潺潺,林濤陣陣。”景仁禮道:“我大夏賀蘭山,每到春來,百花芬芳,爭奇鬥豔;時值金秋,櫻桃紅、山杏香、葡萄紫,奇珍異果,掛滿枝頭,綻紅吐綠,令人心醉。”

景仁忠道:“這賀蘭山,山勢險峻,怪石嶙峋,佇立於主峰放眼東眺,興慶府平原儘收眼底;極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覽無餘,實乃我大白高國一大避暑聖地。”

張明遠道:“果然如此,如若不是賀蘭山,興慶府焉能如此繁盛,恐怕早已淹沒在這黃沙漫漫之中了。”乾順道:“所言極是,興慶府之所以興隆完全得益於此,由此說來,我大夏神山便是這天下人間的賀蘭山了。”

張叔夜歎道:“據本官所知,這天下各大山中,沒有一座像賀蘭山這般一直處於金戈鐵馬之中。當中原進入王朝一統後,賀蘭山一帶仍是遊牧天堂,那些追草逐水而居的遊牧族群,在水草豐茂的賀蘭山,過著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不過秦始皇確有大氣魄,秦軍徹底擊潰了雄霸塞北的義渠戎後,一些戰敗的部落紛紛北逃,賀蘭山也納入了秦國懷抱。但後來,匈奴又趁秦國忙於統一六國,乘機占據了河套,賀蘭山又進被匈奴人掌控,直到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才收複了賀蘭山。可惜好景不長,秦末,楚漢之爭,中原內亂,故而這賀蘭山頗為要緊,實乃兵家必爭之地。漢朝衛青、李息率軍北上抗擊匈奴,賀蘭山才重回我中原手中。二十一年後,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下轄郡縣,這其中就包括那賀蘭山東麓北地郡的廉縣。到了唐朝,這賀蘭山一帶一直盤踞著突厥、吐蕃、回紇。唐太宗曾忍無可忍就下令大軍出擊突厥頡利可汗下屬的鐵勒人薛延陀,一度逼近賀蘭山。”一語落地,乾順、察哥、嵬名安惠佩服的五體投地,沒曾料想,這張叔夜對賀蘭山了如指掌。他們哪裡知道張叔夜曾熟讀史書,故而對塞北了如指掌,何況這賀蘭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明遠道:“賀蘭山到今日西夏,又當如何?西夏這國名很好聽,與賀蘭山一樣好聽。”費無極道:“師兄好奇怪,目下,張大人在說賀蘭山,你說什麼西夏國名,豈不話不對題。”此言一出,眾人笑出聲來,張明遠也尷尬一笑,沒曾料想,無極師弟當眾揭短。

種浩道:“賀蘭山與西夏國,息息相關,相依為命。想必說賀蘭山與說西夏國,便是一樣的。”張叔夜道:“要知道,事到如今,興慶府就靠賀蘭山,此乃西夏之根本。”

乾順尋思,這張叔夜實在厲害,此人對我大夏果然熟悉非常。嵬名安惠搖搖頭,對漢人說法不敢苟同,馬上辯解道:“我黨項人建立的大夏,其實並不叫‘西夏國’,完全是你宋朝和遼國的叫法。我景宗皇帝李元昊)建國以後,對內叫‘大白高國’和‘邦泥定國’,對外稱‘大夏國’。你們中原人總叫什麼西夏國,豈不可笑?”

費無極尋思,在承天寺那燕丹老和尚早已說過,沒曾料想眼下嵬名安惠又不厭其煩,喋喋不休的再三解說,便納悶道:“為何叫‘大白高’,好奇怪。”乾順道:“我黨項族最早居住在黃河上遊,黃河上遊水色並不發黃,自古有‘白河’之稱,我黨項人自古也有尚白傳統,為了表示我嵬名家族對此地的留戀和崇拜,因此用國名來傳頌,以示不忘本也。”

張明遠道:“夏王對嵬名家族感情之深,可見一斑。世世代代居住之地,自然是頗為流連忘返。就說我終南山,目下離開這許多日子,倒也想的要緊,如之奈何?”費無極道:“豈不聞,大唐詩仙太白有雲,‘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夏王如此,黨項人如此,西夏如此,也在情理之中,不難理解。”

種浩道:“這賀蘭一詞不知從何說起,還望嵬名太師介紹一番,好讓我等明白。”嵬名安惠道:“賀蘭之名,來源於鮮卑賀蘭氏曾居住於此。而鮮卑賀蘭氏源於賀蘭部。這賀蘭部,又是匈奴部之一,後與鮮卑聯合。賀蘭氏在孝文帝時實現漢化後,融入了漢族。要說起來,這賀蘭部也是外來部族,隻可惜,兵荒馬亂,金戈鐵馬,早已遠去。事到如今,我黨項人於此繁衍生息,也多虧了賀蘭部落留下的這水草豐美的賀蘭山了。”張叔夜道:“北朝的魏國本不起眼,不過這孝文帝確實非同一般,尤以遷都洛陽便是大手筆。”

乾順尋思,寡人聽過北魏孝文帝的故事,如今我大夏要興隆恐怕還要學孝文帝的做法,就追問道:“此話怎講?還望大人教誨。”張叔夜道:“北魏,漢化世所罕見,整頓吏治、變稅製、頒行俸祿、改官職、遷都洛陽、推行均田、開創三長、尊拜孔子,孝文帝的所作所為,為隋唐大一統奠定了根基,由此,開啟大一統。”聽了這話,張明遠、費無極、種浩、種溪也感慨萬千,不由鬱悶,大宋眼下割據一方想夢回大唐,恐怕可望而不可及。邊關烽火此起彼伏,何況遙望大一統,實在無以言表。種浩尋思,北魏拓跋家族尤以馮太後和孝文帝最是出類拔萃。種溪素知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故事,此時也浮想聯翩遙想追思起孝文帝的曆史傳說。

乾順仰天長歎之際,不禁心想開來:“我黨項人虎踞塞北許多年,就是無法進駐中原。景宗皇帝元昊陛下曾幾何時,意欲親臨渭水,直取長安。如今難以實現,我大夏夾在群雄之間,好不煩惱。北有契丹人的遼國,南有吐蕃諸部,西有西州回鶻、黃頭回紇,東有宋朝。五國與我大夏接壤,邊防須待時常防備,如此夾縫中求生存,枕戈待旦,需糧草足備,長此以往陷於備戰,國庫豈能充盈?貨物往來又無水路之便,如若與宋朝、遼國稍有乾戈,民不聊生可見一斑。不要說遙望宋朝東京,就是那早已變成廢都的京兆府長安城,也是望眼欲穿而不敢輕舉妄動。如若不開疆擴土,打通要塞,如之奈何?與其等待敵國討伐,不如主動出擊,左右逢源。豈不聞,攻防兼備實乃萬全之策,對我大夏來說,此乃時也,勢也,實也。如今雖說我大夏國占據絲綢之路各個要塞,將波斯人駝隊的必經之路,牢牢掌控。但隻收過路錢,也非長久之計。還要開疆擴土,才可綿延長久。”隨即遠望賀蘭山,心中頗多躊躇。

察哥尋思開來:“哥哥好不容易親政,又把軍權交於本王之手。橫山一戰我大夏損失慘重,橫山被宋朝攻占,我興慶府暴露無遺。如若賀蘭山再有閃失,便萬劫不複,此乃大夏國運之所係,不可不察。好在劉法已死,但種師道、種師中、姚古、姚平仲、折可求、折彥質,這些人也不可小覷。尤其種家軍的種師道和種師中,最是難以對付。”想到此處,惆悵無比,一杯酒下了肚,看向遠方。

張明遠道:“我看史書上說,賀蘭山這名稱,最早見於記載的是《隋書趙仲卿傳》,隋朝開皇三年,趙仲卿為攻打突厥而出賀蘭山。”費無極道:“不知這賀蘭山可有什麼寶貝?”種浩道:“賀蘭山的寶貝想必很多,世人卻難以知曉。”嵬名安惠道:“據說,漢代就有賀蘭山青鹽,到我大夏,便是國寶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叔夜道:“本官素聞西夏賀蘭山青鹽頗為稀有。你西夏拿青鹽與我大宋交換絲綢、糧食,又拿青鹽與遼國交換銅鐵石,是也不是?”嵬名安惠道:“所言極是,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

張明遠道:“賀蘭山可有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還望諸位賜教,不勝榮幸。”景仁禮用手比劃開來,緩緩道:“岩羊、金雕、藍馬雞、雪豹、百靈、赤狐、犛牛、馬鹿,皆為我大夏國賀蘭山國寶。”

景仁忠緊隨其後,笑道:“大雕盤旋,百雀翔集,時有獐子出沒、斑鳩飛翔、麋鹿歡暢。如何不快活?再有白樺挺立,雲杉片片,青鬆棵棵,紫蘑菇漫山遍野,枸杞紅果枝頭粒粒,自然多姿多彩。”

乾順道:“賀蘭山被寡人封為我大夏神山,我黨項人世世代代都要頂禮膜拜。”察哥道:“不隻要頂禮膜拜,本王以為,要年年祭司才是,讓賀蘭山保佑我大夏國風調雨順,國運昌盛。”嵬名安惠道:“我大夏天下無敵就在於此,皆靠賀蘭山保佑。”說著就雙臂抱懷,低頭彎腰,向賀蘭山鞠起躬來。

景仁禮道:“賀蘭山,實乃我大夏守護神。如若不是賀蘭山的護佑,我黨項人如何可以稱霸天下,割據一方。”景仁忠道:“賀蘭山,我大夏千秋萬代昌盛之源,自然神聖莊嚴。”張叔夜歎道:“如此說來,如我泰山一般。”張明遠道:“賀蘭山如此莽莽蒼蒼,令人歎為觀止。”費無極道:“素聞西夏有座賀蘭山,百聞不如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聽了眾人話語,不知何故,乾順倍覺傷心難過,不由熱淚盈眶,怕被人看到,便揉了揉眼睛,緩緩道:“賀蘭山雖好,可地處塞北,與泰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費無極道:“哪裡微不足道,我等如若攀登,恐怕才微不足道。”種浩道:“不錯,高山大川麵前,人都微不足道。”種溪笑道:“又不是螞蟻,螞蟻才微不足道。”焦彥堅冷笑道:“我王陛下不必如此黯然神傷,秦皇漢武封禪泰山,無可厚非,他們的功績,配得上。微臣卻聽說大宋真宗皇帝也去封禪泰山,豈有此理?”

張明遠和費無極麵麵相覷,欲言又止。張叔夜一怔,心知肚明,世人皆知,真宗封禪泰山,恐怕勉為其難。西夏晉王察哥也陰陽怪氣道:“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可以去泰山的,偏偏沒去。這宋真宗卻去了,讓後人怎麼看?”嵬名安惠道:“我倒聽說宋仁宗是不錯的皇帝。”

張叔夜笑道:“那是自然,仁宗皇帝駕崩時,遼國聖主當年也哭祭。”

焦彥堅冷笑道:“宋仁宗是我大白高國的大恩人,如若不是他老人家的仁義,焉有我大白高國?”乾順神情肅穆,眨了眨眼睛歎道:“不必如此,爭來爭去。我大夏國現到如今,有賀蘭山就不錯了,微不足道也無妨。”使個眼色給西夏群臣,示意他們不可造次。

張明遠看到乾順這般光景,不由一怔,想必已然明白乾順心思,就安慰道:“泰山雖說天下第一,無出其右。可被秦始皇搞的盛氣淩人。漢武帝去,武則天也去,男人女人都去。曆代中原帝王都以封禪泰山為榮,不過黎民百姓心中自然有數。仁政者乃替天行道;暴政者乃禍國殃民。仁政,實為萬世表率。暴政,實為天理不容。暴政者,即便登了泰山,又有何用?隻要夏王體恤西夏黎民百姓,讓興慶府興隆,讓西夏國泰民安,何必在意賀蘭山是否微不足道?恐怕夏王的仁政要比賀蘭山更為雄偉壯觀了。”說話間豪情萬丈,昂首挺胸。

乾順等人一怔,沒曾料想,這張明遠年紀輕輕,居然頭頭是道,說的如此令人拜服,令人誌高氣昂,令人熱血沸騰。費無極也讚不絕口,沒想到明遠師兄此番中毒以後,便神清氣爽,頭頭是道了。

種浩佩服不已,對張明遠方才言語深以為然。種溪自然甘拜下風,五體投地,挽著張明遠的胳膊,笑了笑,鬆開手又拱手見禮,不停作揖。張叔夜也點點頭,頗為佩服,看張明遠的眼神都驚得呆了,素聞張明遠妙語連珠,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沒曾料想,此番話語,乃是出自張明遠之口,也是小瞧他了,不覺暗自慚愧。

乾順看向張明遠,撫掌之際哈哈大笑,察哥、嵬名安惠也哈哈大笑,景仁忠、景仁禮隨即哈哈大笑,西夏禮官焦彥堅哈哈大笑,張叔夜哈哈大笑,張明遠、費無極、種浩、種溪也哈哈大笑。眾人一起哈哈大笑,不過各懷心思。黨項人笑的是,此番宋夏議和,黨項人總算轉危為安。宋朝使節笑的是,總算不虛此行,完成皇差。這笑聲極具魔性,傳向遠方,震耳欲聾。但見幾隻金色大雕展翅高飛,漸漸遠去,呼嘯蒼穹。遠處鬱鬱蔥蔥,賀蘭晴雪,映入眼簾。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鬥破,我的女主們不對勁 在港城搞事業,她比男人還野 帶著破爛係統遠航 葬天碑主 我在古代偽裝成半老徐娘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 吾為昊天帝 兵者,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