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遠和費無極馬不停蹄之際急匆匆北上,與三日後趕來的童貫、宇文虛中、蔡攸在雄州會合,郭藥師也從東京趕來,就在張明遠等人離開的第三日,宋徽宗專門在延福宮設宴,招待郭藥師,並禦筆改幽州城為燕山府,還禦賜名曰,燕京。世人皆知,燕京此名,古來有之。
宋徽宗此番是意圖恢複中原王朝對幽州城的掌控,故而恢複燕京之名。郭藥師感恩戴德,立下誓言,為大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雄州城外,白溝河岸,宋朝大軍又重新安營紮寨,軍旗烈烈,威風凜凜。白溝河遼國沿岸,居然不見耶律大石的大軍,原來自從耶律淳駕崩後,蕭德妃驚慌失措,急令耶律大石和蕭乾,固守幽州城,不得隨意出戰。
這日,蕭德妃在元和殿如坐針氈,群臣議論紛紛。耶律大石道:“太後,如今金軍乃當務之急,宋軍不足為懼。完顏阿骨打恐怕沒什麼興趣和我議和,金賊意在亡我,不得不防。”
蕭乾罵道:“童貫又來襲擾,狗膽包天,這狗太監一敗再敗,居然不肯善罷甘休。”做了大遼國相的李處溫道:“太後,如今宋朝勢大,不可與之針鋒相對,莫如納貢稱臣,保全大遼百年基業。”
蕭德妃冷笑道:“何出此言?先帝駕崩才多久,你便出言不遜,是何道理?莫非欺負我婦道人家不成?你一個漢臣,能身居大遼宰相,已是恩惠不淺,居然要哀家對趙佶俯首稱臣,其心可誅。”李處溫嚇得跪拜於地,不敢抬頭。群臣皆一言不發,低下頭去。
蕭德妃側了側身子,環顧四周之際,抬手一指,恨恨的道:“郭藥師此賊叛國投敵,人人得而誅之。如若再有言降者,便是郭藥師同黨。”李處溫自知不可再言,便默然不語,頓時誠惶誠恐,雙腿打顫。
突然有人進殿,眾人看時,是剛從高麗國回來不久的劉宗吉,他拿出文書遞給蕭德妃,蕭德妃看畢大驚失色,把文書扔到地上,大怒道:“李處溫,你如今還有何話要說?”李處溫驚道:“太後何出此言?”耶律大石撿起文書看畢,扔給李處溫,李處溫見狀,臉色煞白。
劉宗吉道:“太後,下官出使高麗國歸來後,就馬不停蹄奉太後懿旨追查,果然搜到李處溫勾結童貫的罪證,他們蓄謀已久,李處溫要”
蕭德妃定了定神色,站起身來,緩緩伸手一指,強自鎮定之際,追問道:“要什麼,快說。”
劉宗吉不緊不慢道:“要與童貫裡應外合,挾持太後,投降宋朝。”聽了這話,眾人驚慌失措,議論紛紛。李處溫矢口否認,大罵劉宗吉,蓄意編造謊話。
蕭德妃大驚失色,揚起袖子指著李處溫,喝道:“你居然暗通童貫,蓄意謀反,要把哀家的腦袋送給趙佶不成?”
李處溫嚇得哀嚎道:“絕無此事,實乃劉宗吉公報私仇,栽贓陷害,還望太後明鑒。”
蕭德妃大手一揮,罵道:“無恥老賊,安敢如此,來人呐,拖下去五馬分屍,暴屍三日。”李處溫聽了氣急敗壞,便大罵劉宗吉。
蕭德妃大怒之際,伸手一指,嗬斥道:“李處溫,你要敢作敢當,如此貪生怕死,豈不可笑?”
李處溫哭笑不得,心想,自己與劉宗吉密約投降童貫,這劉宗吉居然如此卑鄙無恥,出賣自己,就假裝可憐,捶胸頓足道:“可憐我拳拳報國之心,毀於一旦。”
蕭德妃氣急敗壞,伸手一指,恨恨的道:“刀斧手安在,還不快拖出去,斬首示眾,更待何時?”大手一揮,隨即讓侍衛將李處溫拖出去立即處決。
劉宗吉因此有功,蕭德妃大加封賞,劉宗吉看了一眼耶律大石,便退了下去。群臣麵無人色,一聲不吭。
耶律大石麵露難色之際,歎道:“對付童貫不費吹灰之力,就怕完顏阿骨打突襲,這不得不防。”
蕭乾握了握拳頭,氣道:“如今之局麵,也是天祚帝不聽勸阻所致。當初如若剿滅完顏阿骨打,哪會有今日。”
蕭德妃道:“不錯,這童貫剿滅了方臘,我大遼卻不能剿滅完顏阿骨打,如今此賊帶領豺狼虎豹來犯,虎視眈眈,氣勢洶洶,哀家實在分身乏術。如今先帝駕崩,我又能如何?恐怕縱然武則天在世,也無回天之術。”說話間眼裡含淚,痛心疾首,用手摸了摸額頭,歎了口氣。那頭上的鳳冠也微微抖動開來。
群臣默然,耶律大石尋思道:“蕭德妃居然提及武則天,為何不提及那蕭太後?”想到此處,定了定神色,噓唏不已。不多時蕭德妃心煩意亂,便退朝而去。
次日,蕭德妃便派遣使節韓昉和劉宗吉出使雄州,麵見童貫,奉上降表,請求念及百餘年的鄰裡邦交,不再進攻,遼國願降為臣屬,永為屏藩。
見跪在地上的韓昉噤若寒蟬,童貫冷笑一聲,一口拒絕,把韓昉叱出帳外。宇文虛中定了定神色,一言不發,心中卻早已痛苦萬分,也難免對契丹人垂憐開來。
見劉宗吉不走,童貫問是何緣故,劉宗吉緊鎖眉頭,冷笑一聲,緩緩道:“童太師,你也是大宋肱骨大臣,如何不懂道理?我乃大遼使節,會自己走出去,不會被趕出去。”便昂首挺胸而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童貫見他有氣節,頗為敬重,便意欲留下賜宴,劉宗吉卻不予理睬,踏步而去。童貫居然追了出去,劉宗吉卻不理不睬。
韓昉心灰意冷拖著心疲力竭之身,在庭院中捶胸頓足道:“遼宋兩國,和好百年。盟約誓書,字字俱在。你能欺國,不能欺天。可憐我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大遼,如今要灰飛煙滅了。”隨即痛哭而去。劉宗吉也瞪了一眼童貫,揚長而去。
見遼國使節這般委曲求全,卻無功而返,張明遠和費無極也痛心疾首,雖說自己身為大宋子民,自然盼望收複幽雲十六州,可見到遼國如今慘不忍睹,心中便有些推己及人了,一時間百感交集,愁容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