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微微一笑,擺了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
子午道:“聽說姐姐唱歌很好聽,何必太過謙虛。”餘下起哄道:“姐姐何不唱一曲。”
普安讚道:“如若不是性情中人,沒有真情實感,如何會繞梁三日,餘音嫋嫋了?”
武連給趙香雲使個眼色,笑道:“公主殿下,難道不喜歡姐姐唱歌?”
趙香雲拉著李師師的胳膊,輕輕搖了搖,撒嬌道:“姐姐。”
明紅道:“姐姐就唱幾句好了。他們大老遠的,來一趟東京,算是給他們接風洗塵了。”
李師師微微一笑,歎道:“好,獻醜了。就唱周邦彥的《蘇幕遮》好了,想必你們離開京兆府一定很掛念故鄉了,是也不是?”四人齊聲道:“好,感激不儘。”片刻,明紅彈古箏,趙香雲抱琵琶。李師師站在前麵唱起來: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武連聽了這首歌,喜笑顏開,驚道:“沒想到,帝姬還會琵琶?”
趙香雲氣呼呼的,冥思苦想開來:“怎麼,你以為我什麼也不會?告訴你,我最喜歡琵琶了,大唐的白樂天不是有一句話嘛,說的很不錯。叫什麼來著?”撓了撓後腦勺,笑了笑。
武連擲地有聲:“猶抱琵琶半遮麵!”趙香雲叫道:“對,就是這句。”
餘下又起哄道:“你方才也沒半遮麵,露了整張臉。”眾人哈哈大笑。
正在此時,門吱的一聲突然開了,探出一個腦袋,“師師,今日如何興高采烈,多日不唱,目下卻唱起歌了,媽媽我一聽這曲子,就知道師師今日高興。”
隻見一個半老徐娘模樣的老媽子,雖說上了年紀,可仿若四十出頭,並不濃妝豔抹,通身的氣派,卻像個富貴人家的老夫人。
李師師微微一笑,半開玩笑之際,笑道:“李姥,師師有禮了,您老這是偷聽了不成?”李姥自然知道,此乃開個玩笑,就會心一笑。
原來這老媽子就是李師師的救命恩人,叫做李姥,這人能說會道,年輕時也是才貌雙全,如今年過半百,手下有幾個東京城的貌美如花的歌妓,這頭牌當數李師師,李姥對李師師照顧有佳,絕不勉強李師師接待凡夫俗子,如若宋徽宗抵達,李姥也是仔細打點,細致入微。李姥待人接物也實在,故而有許多東京酒樓的掌櫃都買李姥的麵子,凡是李姥知會的,他們想方設法也會去做。李姥在江湖上也有個綽號,名曰,東京李姥姥。李師師引薦眾人與李姥認識,眾人一一見禮,李姥也一一回禮,李師師與李姥說了幾句話,就退了出去。
子午近前瞅了一眼那桌子上擺放的古箏,不覺緩緩出了神,隻見紅木古箏,雕花精美絕倫,便讚道:“明紅姑娘的古箏彈的真不錯。”
李師師道:“妹妹古箏自學成才,乃是東京無出其右的高手。”明紅道:“見笑,見笑。”尷尬一笑。
普安讚不絕口道:“還要說姐姐唱的真是不錯。宛轉悠揚,悅耳動聽,飄逸空靈。歌中有故事,故事中有真情實感。實在身臨其境,感人肺腑。”
李師師道:“真情流露,自然要打動自己,才可感動他人了。”
明紅道:“這樂律的確非同一般,不是人人都會,天生麗質加後天努力也是秘訣所在了。”
趙香雲聽李師師和明紅都說得很有見地,也按耐不住,想說上一句,便饒有興致道:“我也喜歡唱幾句,就是氣息掌握不好。可能是調子掌握不好,情感掌握不夠。還有就是不知節奏是何道理,總是唱的亂七八糟,稀裡嘩啦,不倫不類,一知半解,不儘人意。”
李師師聽了這話,心想,趙香雲也喜歡,何不說一說,便認真介紹道:“以字帶聲,以聲帶情,以情動人。唱歌要唱字,唱字要唱韻。如若唱的字沒有韻味,那麼情感也就無從談起。再說,調性是基石,如若跑調,就很難唱歌。豈不聞,白樂天所言:‘未成曲調先有情。’這調如何才可擁有和掌握,最重要的便是要有情。帶著情去唱歌,這調也就成調,曲也就是曲了。先是字,再是韻,再是調,最後是曲。一個曲調必得從字入手。吟誦數遍,自然很有感情,有了感情,把這曲調依附到字上,按照高、低、快、慢、長、短、抑、揚、頓、挫、起、伏,唱出來,自然就是一首美妙曲子了。”一語落地,眾人莫不歎服,皆點頭稱是,深以為然。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