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子午四人離開京兆府後,家裡人都牽掛萬分。聽說金兵搜山檢海追擊大宋天子趙構,還在江南燒殺搶掠,都怕子午四人有所閃失。離開京兆府有些日子了,子午四人的父母也傳信而來,詢問他們可好。
武員外與武夫人對武連頗為掛念,這靖康恥早已沸沸揚揚,京兆府傳得邪乎,聽說太上皇、皇上、後宮都被俘虜走了,武員外感覺事情不妙,武連喜歡的帝姬恐怕也在其中,就大失所望,一看攀龍附鳳沒有指望,就催促武連回到京兆府,再做計較。
張明遠與費無極也提心吊膽,就怕子午四人此番南下,太也膽大,如若有所閃失,也不好給他們家裡人交代。故而辭彆宋高宗,意欲回京兆府去。
韓世忠的黃天蕩一戰,總算讓大宋全國上下鬆了一口氣。宋高宗由此大赦天下,京兆府也感到欣慰萬分。可金兵襲擾多次,從河北到山東,從中原到關中,黎民百姓無不痛苦萬分,一個個家破人亡,顛沛流離。莊家荒蕪,野狗亂跑,乞丐遍地,許多小孩子都變成孤兒,沿路乞討。
西夏乾順聽說韓世忠在黃天蕩頗有建樹也是大驚失色,金兵在江南受挫,必定會到西北找麻煩,西夏乾順心知肚明,也做好準備,如若金兵勢大就意欲趁火打劫。如若大宋勢大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宋高宗在韓世忠、嶽飛等人的進言提醒下,也同意張明遠等人馬上返回京兆府,協助種浩防守永興軍路。宋高宗又啟用張浚經略關中事務,那大將吳玠和吳璘兄弟,也招兵買馬,意圖對抗金軍。
畢竟,江南黃天蕩一戰,兀術抱頭鼠竄,接下來,必定會西進。如此一來,京兆府的壓力就大了。韓世忠馬上寫信,提醒種浩,加強防守。種浩在回信中也提到張明遠等人,希望他們快馬加鞭,趕回京兆府。
這日,張明遠和費無極等人與普陀山掌門人沈海天辭彆,離開江南,往京兆府而去。子午四人雖說依依不舍,念念不忘普陀山的大海茫茫,海天一色,可畢竟這裡非故鄉。
張明遠等人跨馬抵達襄陽府,一路走來,但見大宋黎民百姓依然喜笑顏開,日子過得頗有寬裕,這江南富庶,自不必說,襄陽城在三國時就名揚天下,如今在大宋更是名聲顯赫。
漢水滔滔,氣勢磅礴,江南雖說秀麗,可襄陽府卻與眾不同,秀麗中透著剛毅,剛毅間露出傲骨。
許多智謀之士隱居於此,已是三國以來的老傳統,可見此地人傑地靈,奇山秀水,頗為得天獨厚,實乃人間仙境。
襄陽府的竹林深深,泉水叮咚,小橋流水之間,有茅屋,有田舍,有笛聲悠悠,有深山俠客。許多劍法獨道的武林高手也隱居於此。張明遠等人一路而來,但見攜劍跨馬的翩翩少年。
餘下悶悶不樂,看向竹林,歎道:“離開江南後,不知路在何方?要回京兆府了,卻高興不起來,總覺得此番江南之行,好似一場美夢。揚州城遭到金兵洗劫好似一場夢,黃天蕩大捷好似一場夢,普陀山的海天一色更是一場夢。”
武連隨張明遠、費無極等人下馬,牽馬走在襄陽府竹林裡,看著餘下,笑道:“你在喋喋不休說些什麼?什麼一場夢了兩場夢的,江南如夢,可這夢也要醒來。我小時候就聽人說襄陽府是我大宋人傑地靈之處,三國時代,許多聰明過人的謀士都隱居於此。今日看了這一片竹林,真是感慨萬千,實乃隱居的好地方。”
普安在成都府和青城山見過許許多多的竹林,故而對竹林並不感到稀奇,可這片竹林與眾不同,的確頗有仙氣。一瞬間也環顧四周,頗為喜歡。
子午在青城山見過竹林,可這襄陽府的竹林實在美麗,一瞬間也喜歡的要緊,就讚不絕口道:“都說江南的風光秀麗,我看除了小橋流水,竹林深深也算一個。”
費無極道:“此番江南之行,你們四個小子們算是頗有收獲了。跟著韓世忠可有什麼難以忘懷之事,不妨說說看。”說話間不覺感到神清氣爽,就嗅一嗅這青翠竹林間的氣息,樂個不住。
張明遠看向子午四人,問道:“對啊,說說看。”
武連道:“師父、師伯,我感覺韓世忠將軍可能命裡就缺少先見之明,屬於拱手讓人的和事老。為他人做嫁衣裳之人,非韓世忠莫屬。當年韓世忠征討方臘,眼看捉住方臘了,結果被彆人搶功了。此番黃天蕩本可一舉活捉兀術,可韓世忠將軍百密一疏,讓兀術逃跑了。”說話間憤憤不平。
餘下聽了這話,也深以為然,不由噓唏不已,歎息道:“他已儘心竭力了,凡事不可強求。這人越是急功近利就越百密一疏,雖說韓世忠沒捉住方臘與兀術,可他在當今大宋皇上眼裡可算功成名就,畢竟苗劉兵變,韓世忠力挽狂瀾,勤王妥當,讓皇上複位,這功勞,想必皇上難以忘懷。”
子午道:“韓世忠將軍的夫人也是不可小覷,雖說出身卑微,可如今黃天蕩擊鼓戰金山,便名揚天下,實乃巾幗英雄。”想起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就讚不絕口。可轉念一想,恐怕自己方才這番話,有些欠妥當,梁紅玉雖出身青樓,但也不可說什麼卑微。李師師也如此,卻名揚天下。想到此處,苦笑一聲。張明遠等人明白過來,都安撫他不必如此自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普安想起揚州城的點點滴滴,想起黃天蕩的點點滴滴,不由慨歎一聲:“如若金人不南下,我等恐怕也不會到江南走一遭。我還記得當年東京金明池裡,我們可是談論過蘇杭。”此言一出,武連立馬回憶往事,想念與趙香雲在金明池的點點滴滴,頓時潸然淚下。
眾人見狀,也不勸慰,畢竟他老大不小了,也怕傷了他的自尊心,隻好任由武連獨自傷心難過,哭過就好了。
片刻,張明遠道:“為師來過江南,還是太上皇到鎮江府燒香的那年,春寒料峭,江南初春,果然美不勝收。”回憶往事也是熱淚盈眶。
費無極也想起那一年,到鎮江府迎回宋徽宗,那時沒想過會到江南,一直感覺東京最好,江南荒僻,可到了江南才發覺,江南富庶,不可計數。如今到襄陽府,才感覺江南如人間仙境。
子午見張明遠和費無極對襄陽府都讚不絕口,不由喜樂無比:“師父、師叔,襄陽府真是不錯,我們何不住上一宿?”
餘下點了點頭,笑道:“對啊,想必襄陽府也希望我們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