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風水寶地_兩宋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兩宋傳奇 > 第125章 風水寶地

第125章 風水寶地(1 / 1)

子午笑道:“此番來襄陽,還以為能見到嶽將軍,沒曾料想他在郾城。關於襄陽的曆史和風土人情,不知大人可否賜教?”

黃靖端起茶碗,喝上一口,娓娓道來:“這又何妨,老夫這便說來。世人皆知,夏分天下為九州,襄陽便分屬荊、豫二州之域。商周時,襄陽封國林立。如鄧、鄾、鄀、穀、羅、邔、陰、唐、盧、樊、楚等。殆至春秋,楚國強盛,先後滅掉諸國,襄陽全屬於楚,遂置北津戍。戰國爭霸,楚不敵秦。秦滅楚,襄陽入秦。秦置郡縣,襄陽分屬南郡、南陽郡。”

子午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沒想到,襄陽自夏商周就有建製了。”

餘下舉起拳頭,笑道:“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還是後起之秀的秦國厲害。”

普安樂道:“可不是,秦始皇天下無敵。”

武連昂首挺胸,大手一揮,好似自己是秦始皇一般:“秦朝的郡縣製比大周的分封製好許多。秦始皇自此一手遮天,這皇帝就大權獨攬了。”

黃靖介紹道:“西漢時,這襄陽依然分屬南郡、南陽郡,而兩郡則同隸荊州刺史部。襄陽共置十二縣,南郡有襄陽、宜城、中廬、邔、鄀;南陽郡有鄧、山都、陰、酂、築陽、蔡陽、舂陵。時間到了漢高祖六年,便建了襄陽城,置襄陽縣。襄陽此名,大有來頭:以縣治位於襄水之陽而得名。東漢,除舂陵改為章陵、析蔡陽置襄鄉縣外,基本沿襲西漢。王莽時襄陽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恢複原名。至獻帝初平元年,荊州刺史劉表到了襄陽,襄陽遂成為南郡、南陽郡、江夏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治所。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荊州,襄陽分屬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有鄧、章陵、襄鄉、蔡陽等縣;襄陽郡有襄陽、宜城、中廬、邔、山都、鄀等縣;南鄉郡有酂、陰、築陽等縣。”

子午一臉詫異,驚道:“原來,襄陽城是漢高祖時所建。”

餘下悶悶不樂:“世人皆知,王莽篡權,大逆不道。可沒想到,王莽還欺負起襄陽來了。居然給襄陽改名字。”

普安喝口茶水,笑道:“好在王莽後來覆滅,襄陽得以恢複原名。”

武連喜道:“我感覺,還是‘襄陽’好聽,這字也好寫,名也好記。”

黃靖道:“後來,時間到了,李唐貞觀元年,朝廷分天下為十道,襄陽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又分為十五道,襄陽屬山南東道。襄州襄陽郡領七縣,分彆是:襄陽、鄧城、穀城、義清、南漳、宜城、樂鄉。”

子午打趣道:“道!這個地方名稱,也是李唐獨有了。”

餘下笑道:“好在‘襄陽’這名字依然沒變。”

普安言不由衷道:“大唐的‘道’就是名不虛傳。”

武連熟思道:“不知為何叫做‘道’?我素聞秦朝就有了‘道’!沒想到,李唐還是念念不忘要拿來用一用。”

黃靖見武連這般模樣,就樂個不住,馬上喜道:“到了我大宋太宗至道三年,朝廷把全國分為十五路。京西路治河南府,轄十六州,其中襄州領有襄陽、鄧城、穀城、宜城、中廬、南漳六縣。神宗熙寧五年,十五路分為二十三路。京西路分為京西南路,治所定在了襄陽。宣和元年,襄州升為襄陽府。紹興五年,襄陽縣轄境遂擴展至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子午孩子氣道:“李唐叫做‘道’。”

餘下歪著腦袋,也孩子氣道:“我趙宋就叫做‘路’。”

普安用手指頭比劃道:“合起來,叫做道與路!”

武連惋惜道:“不知以後叫什麼,我們也管不著,更看不到了。”

黃靖道:“說到襄陽,不得不放在三國來說。當時上承漢末,下啟魏晉,在近百年之中,群雄爭戰、風雲際會。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謀劃《隆中對》,襄陽成為三國鼎立的智慧交鋒之地;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誌,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襄陽在三國時代,自始自終,都作為天下大勢的必爭之地。不得不說,這襄陽,實乃風水寶地。”

子午喜上眉梢,津津樂道:“三顧茅廬,這故事可謂三國裡最為著名的故事。這仁人誌士都盼望劉玄德這樣的好皇帝賞識,這為帝圖皇的,都盼望有諸葛孔明這樣的好臣子。”

餘下道:“《隆中對》是《三國誌》裡的名篇,這文章洋洋灑灑,實乃一段佳話。我還記得幾句。”隨即吟誦道: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儘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羽、飛乃止。

普安驚訝萬分:“你都背完了,還說自己隻記得幾句,真是口是心非。”

武連拱手道:“佩服,佩服。滾瓜爛熟,果然孺子可教。”武連拱手笑道。

黃靖撫掌而笑:“不錯,這篇文章的確很好,老夫也時常愛不釋手。襄陽在三國時,以隆中為文人墨客心馳神往之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北方群雄逐鹿,兵荒馬亂,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劉表領荊州牧後,可謂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比方說這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宋忠、王粲、梁鵠、杜夔等。皆是一代名流!”

子午一頭霧水,不大了解,就追問道:“宋忠,何許人也?”

黃靖介紹道:“劉表死後,此人曾代表劉表的兒子劉琮和大將蔡瑁等人向曹操上降表,在返回途中,路過新野,為關羽所獲,劉備方得知劉琮已降曹操一事。劉備在斥責宋忠後將其釋放。劉備倒對此人沒什麼刁難和嘲諷,可曹操卻奚落了此人一番,傳為一段捧腹大笑的故事。聽說,曹操得聞荊州投降,大喜過望。見有人送降表自然喜樂無比,可聽說是宋忠前來,馬上問道,荊州是該敲響喪鐘了,你們送來的太也遲了,該當何罪?你叫什麼名字?宋忠當場嚇得戰戰兢兢,馬上歎道,不遲,不遲。丞相,我叫宋忠。聽了這話,曹操與群臣笑的前仰後合。”聽了這話,子午四人也捧腹大笑,樂個不住。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世界都是演員 大楚悍卒 遇見你,何其幸運 崩壞,鏡流的王者大師兄 網遊:女孩子也能成為大佬 生育值0?惡雌退婚後被爭搶瘋了 帶著空間養獸夫,惡雌成了萬人迷 圍爐三國 另類的新生代 地平線上最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