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史海泛舟_兩宋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兩宋傳奇 > 第127章 史海泛舟

第127章 史海泛舟(1 / 2)

次日清早,黃靖引眾走在隆中,黃香來過許多次,故而熟悉萬分,且走且介紹道:“隆中位於這襄陽西山環拱之中。據《輿地誌》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而得名。”說話間用手一指。

子午四人環顧四周,但見竹林幽幽,潺潺流水,清幽之際,美不勝收。曲徑通幽,時有飛鶴鳥雀。

普安問道:“諸葛孔明曾隱居於此,不知他們在何處?”

黃靖引眾抵達諸葛亮的隱居之所,眾人放眼看去,雖說早已沒人居住,變成了祠堂,可還是當年的清幽境界。翠竹搖曳,水車轉動,叮咚作響,魚兒遊動。

黃靖介紹道:“隆中,乃是三國諸葛亮和其叔父隱居之地。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十年年之久。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後隨叔父至荊州,十七歲叔父亡,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每自比於管仲、樂毅’號稱‘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與之高談闊論,這便是世人皆知的《隆中對》的故事。諸葛亮離開隆中的第二年,襄陽被曹操占領,直到西晉統一全國為止,襄陽一直是曹操的地盤,所以這期間隆中諸葛亮故居一直無人過問。西晉統一全國後,晉武帝司馬炎屢次向臣下詢問有關諸葛亮其人其事。晉永興年間,鎮南將軍劉弘到隆中憑吊諸葛故宅,並命參軍李興作《諸葛亮故宅銘》成為隆中第一篇紀念諸葛亮的碑記。東晉升平五年,荊州刺史彆駕、史學家習鑿齒來到隆中,撰寫了一篇《諸葛亮故宅銘》。此時隆中已有紀念諸葛之祠堂。南北明劉宋元嘉十四年,盛弘之撰《荊州記》載:‘襄陽西北十許裡,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又載:‘有井深五丈,廣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址極高,雲是避暑台。宅西麵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為樂山。’諸葛亮一家離開隆中後,曾有一戶姓董人家在草廬住過,因‘家殄衰亡,後人不敢複憩焉’。可見這諸葛亮,實乃奇人。身前是臥龍,身後就成為飛龍在天了。”

武連歎道:“斯人已去,魂魄猶存。後人祭奠,豪腸柔情。”頓時唏噓不已。

黃香喜笑顏開,笑道:“你還有能耐了,說起駢體文。曾鞏在襄州為官時,去隆中,還寫了一首《隆中》詩。我記得這樣幾句。”說到這裡,馬上吟誦道:

誌士固有待,顯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時,息駕隆中田。

出身感三顧,魚水相後先。

開跡在庸蜀,欲正九鼎遷。

垂成中興業,複漢臨秦川。

平生許與際,獨比管樂賢。

人材品目異,自得豈虛傳。

黃靖笑道:“蘇東坡在嘉佑五年從湖北荊門去開封,路經襄陽遊隆中,也寫下了一篇《隆中》詩。”也吟誦道:

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今朝遊故裡,蜀客不勝悲。

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

子午道:“我覺得,有一首詩,最是恰到好處。李唐杜工部的《蜀相》,這首詩可謂是關於諸葛亮的最為著名的一首了。我感覺咱大宋在這懷古詩上可不如大唐。怪不得世人皆知,李唐乃是詩的李唐。”隨即吟誦道: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餘下不服氣道:“還有一首詩,我記得叫做《八陣圖》,也是杜工部的,也不錯。我覺得這首詩最為傳神。”隨即吟誦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普安笑道:“一派胡言,杜工部還有一首詩,這才是最為出名的。”也吟誦道: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最新小说: 全世界都是演員 大楚悍卒 遇見你,何其幸運 崩壞,鏡流的王者大師兄 網遊:女孩子也能成為大佬 生育值0?惡雌退婚後被爭搶瘋了 帶著空間養獸夫,惡雌成了萬人迷 圍爐三國 另類的新生代 地平線上最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