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火車站依舊是人頭攢動。
傅雲瑤招呼著陳林和陳山跟緊了,可彆走丟了。
陳山和陳林還沒見過這樣的大場麵,也不知道為什麼羊城這邊這麼多人。
出了羊城火車站,陳山和陳林觀察著羊城這邊的城市建設。
羊城不愧比他們清水市發展的好,就說城市建設和街道上的生意繁華程度就不是他們那邊能比的。
羊城街道上的汽車,轎車也多。
陳林和陳山兩人隻覺得自己像一個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對周圍的一切都覺得新奇。
三人到了羊城後,先去吃了午飯,吃完了辦理了招待所入住。
等入住的事項辦好了,傅雲瑤便去新中國大廈那邊打聽點事情。
她這一次不準備直接從這邊進貨,而是想問清楚新中國大廈的貨源大多數是從哪家服裝廠出來的。
對比去新華國大廈那邊進貨,直接去服裝廠進貨的成本肯定更低。
但是服裝廠和新華國大廈這邊的模式不太一樣。
新華國大廈這邊是走量可以,也可以單價售賣。
服裝廠的進貨是有要求的,得有個起步的進貨量。
而且新華國大廈這邊的熱賣單品不一定全是從一個服裝廠出來的,固定在一個服裝廠進貨,服裝款式可能就有限製了。
傅雲瑤知道這其中的差彆,但是覺得影響不大。
找對了服裝廠,裡麵的衣服款式肯定是吊打清水市服裝製衣廠的。
能直接從服裝廠進貨比去新中國大廈再繞一層的利潤空間大。
傅雲瑤去了新華國大廈,選了幾家裡麵衣服款式不錯的鋪子進去打聽。
傅雲瑤不是白找人家員工打聽的,打聽的之後直接給對方封了三十塊的紅包,很快,羊城這邊的幾家不錯的服裝廠的情況傅雲瑤就打聽的清清楚楚的了。
羊城因為外貿不錯,和香江那邊聯係的也比較緊密,所以這邊的服裝行業做的不錯。
傅雲瑤打聽到的幾家服裝廠各有特色,有的走高端路線的,有的走平價路線的,有的是中檔,兼顧時尚和性價比。
傅雲瑤最後定下了這家中檔的,兼顧時尚的服裝店,準備從這兒進貨。
這家服裝店名叫榮盛服飾,傅雲瑤記得,這家服裝店在八九十年代在華國很受群眾的歡迎。
所以在這家服裝店進貨,大概率這裡麵的衣服是符合大家的審美需求的。
這家的中高檔路線走的很適合現在華國的市場,太過於高檔的路線很多群眾消費不起,但是太低檔的路線,產品質量並不符合民眾的需求。
目前華國大多數的服裝廠都是低端路線,質量上可能過得去,但卻沒有什麼款式而言。
這樣的服裝廠逐漸的在時代的洪流當中,被慢慢的淘汰了,就像清水市的陽光服裝廠。
定好了進貨的地方,接下來就比較好安排了,直接去這家服裝廠進貨便成。
不過這會兒時間有些晚了,傅雲瑤打算明天再去。
這一天跑下來,傅雲瑤四人都挺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