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雲瑤抱著能省則省的態度,畢竟她手裡的資金不多,要是上次貸的四十萬不夠的話,回頭還需要再去銀行貸款。
在傅雲瑤的磨價之下,原本14萬8的采購價格,被還到了13萬。
還到這個價格之後,對方便表示這是最低價了,真的沒辦法再降下去。
傅雲瑤根據對方的表現也預判到了大概確實到了底價。
雖然她沒再還價了,不過和這邊的機械廠商量好了,他們得送貨上門,另外這一批機械如果出現問題,他們這邊得立馬安排人去維修,對於他們廠子購買的機械,得提供質保服務。
其實80年代還沒有質保的概念,大多數企業賣完了產品,後續就直接不管了。
而造成這樣的情況是有原因的。
在改革開放之前,商品供應不足,不管什麼商品基本上都是需要憑票供應的。
現在取消了票證的供應,大宗商品很多還是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群眾覺得,隻求能買到,而不是買到質量有保障的商品。
根據以前的消費習慣,他們根本沒有質保的概念。
而國內的質量管理體係的標準iso9000係列標準)是在1987年才發布的,現在才84年,國家都還沒將質量管理體係標準化,這些生產的單位,廠家自然也不會提供質保服務。
而且因為是經濟改革的初期,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完善,真買到了不合格的商品,顧客維權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在購買這些設備的時候,傅雲瑤才會一開始就和這些廠子談好了,免得出現了問題,不然後續就比較麻煩。
這邊的機械廠答應了傅雲瑤的要求,並且將這些款項都寫進了合同裡。
一開始傅雲瑤得付百分之二十的訂金,剩下的錢等這一批的設備到了清水市,送到風華服裝廠,傅雲瑤再去結算剩下的資金。
談好了設備采購的事情,時間也不早了,這邊的機械廠還邀請他們去了廠子的食堂吃飯。
傅雲瑤沒推辭,正好在這邊吃了飯之後,下午再去把蕾絲荷葉邊的材料給確定下來。
等著這些材料購買好了,送去了清水市,傅雲瑤才能組織廠子生產。
她這一筆啟動資金,可就指望著這一次產品大掙。
而采購部的另外兩個同誌吃過午飯之後,便跟著傅雲瑤去了羊城這邊的紡織廠。
等去了羊城這邊的紡織廠之後,他們才知道,為什麼清水市的紡織廠這幾年的業務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對比這邊的紡織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而言,清水市的紡織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實在有些差勁兒。
清水市紡織廠生產的都是以前的那種熱銷的布料,最近這兩年沒有絲毫跟著市場改進的意思。
但是羊城這邊的紡織廠就不一樣了,這邊生產的布料款式更加的豐富。
甚至還生產做牛仔褲的材料,這在內地的紡織廠不可能見到。
傅雲瑤找了兩家紡織廠詢問了有沒有她需要的蕾絲還有荷葉邊的材料。
問了兩家都沒有,最後在問到第三家的時候,這家紡織廠表示雖然那他們沒有,但是可以定製生產,他們有相關的生產技術。
其實蕾絲在國外很常見,國外的婚紗都是需要用到蕾絲的,隻是現在還沒在內地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