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傅雲瑤問到了這件事,陸北辰便道,“之前你建議的那個方案,我已經和市裡的其他領導商量討論過了,他們都同意對咱們家電廠進行股份製改革。”
陸北辰沒說這次的方案雖然是通過了,但是遭到了市裡其他的領導乾部的激烈反對。
是他一個人將責任全部都攬下來,所以才促成了這一次的改革。
如果不是他一個人攬下來了所有的責任,想讓其他的那些保守的乾部同意改革的事兒不容易。
而陸北辰之所以敢一力承擔所有的責任,想促成這一次的改革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是希望家電廠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次的資金問題便必須得解決。
隻有資金的問題解決了,家電廠才能進行後續的投入。
現在市財政不願意對家電廠撥款,那麼陸北辰也隻能按照傅雲瑤說的,進行改革,通過其他的方式籌集到家電廠需要的發展資金。
再就是陸北辰很信任傅雲瑤,這改革的方法是傅雲瑤提出來的,陸北辰相信如果按照傅雲瑤說的做,肯定不會出現大問題。
傅雲瑤聽到陸北辰的話,見家電廠決定落實改革計劃,她也跟著高興起來。
若是真的能推進家電廠的股份製改革,那麼她就有投資的機會。
現在的彩電行業市場巨大,傅雲瑤又怎麼可能不想著分一杯羹呢?
“陸市長,您人真的很有魄力,相信在你的帶領下,咱們的家電廠還有清水市都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傅雲瑤這話不是在吹捧陸北辰,而是真的很欣賞對方的魄力。
雖然這改革的政策是自己提出來的,但是傅雲瑤心裡卻非常的清楚,這樣的改革方式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是十分大膽的。
因為國家剛推出改革開放的政策,國內很多事情都是摸石頭過河。
由於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多改革便存在很大的風險性。
成功不成功暫且不說,很多事情還容易觸犯紅線。
所以很多的領導都是持保守的態度,不願進行改革。
就算是推行本地的一些改革措施,基本上都是等到其他地方有相關的參考經驗才會推出來。
如果沒有相關的參考經驗,誰也不敢當第一個過河的。
而這一次,陸北辰在清水市,安排清水市家電廠進行股份製改革,無疑是當第一個摸石頭過河的人。
也正因為這樣,傅雲瑤才會佩服陸北辰的這份魄力。
陸北辰聽到傅雲瑤的誇讚,嘴角揚起來了一抹淡淡的,不易察覺的笑容。
“傅小姐,既然你今天也在,那就正好不過,陪著我一道和程廠長好好的商量這件事,具體的改革方法還需要你的意見作參考呢。”
聽到陸北辰的邀請,傅雲瑤自然不會拒絕。
先不說她想著入股家電廠,就算是她不想入股,也希望自己能為陸北辰幫上點忙。
陸北辰幫了她這麼多,傅雲瑤希望能力範圍之內的,多幫陸北辰做出來一些政績。
如果這次的家電廠發展成功了,那麼往後在陸北辰的政績上也一定會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