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眼前這一排樣式看起來美觀大氣的空調道
“能告訴我1p大概是多少千瓦嗎?”
在我的印象裡關於電方麵的單位應該都是伏特,安一類的再或者就是千瓦時這些。可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對我說到“p”這個單位我不得不好奇詢問清楚。
顯然導購也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詢問她這樣的問題躊躇了好一會之後才在一台空調的背麵標簽上找到的標有額定功率的字樣看了一眼說道
“這台空調的額定功率是零點九千瓦,9製冷效果很好!”
這時我好像突然被導購這句話裡出現的一個詞語給震驚到了。
這大冬天的我要那麼好的製冷效果乾什麼?我現在來空調要求的製暖好吧!
於是我打斷導購繼續誇讚空調問道
“這個季節恐怕不需要那麼好的製冷效果吧?”
導購聽完也是莞爾,好半天才重新措辭道
“不好意思先生,一般買空調都是因為夏天炎熱,降溫避暑的。所以說習慣了,一時沒有切換過來,現在應該說是製暖效果。大3p的櫃式空調製暖效果也是挺不錯的。運行後很快就能讓室溫達到設定的溫度。”
導購想了下繼續又說道“不過按照先生您的說法營業麵積有兩百多平米的話,可能一台大3p的空調有點不太夠。”
其實不用導購提醒我也同樣意識到光隻有一台空調可能不能滿足靜吧的需求。畢竟靜吧的營業麵積是擺在那裡的。一台空調效果肯定不好。而且還有可能會變成聊近於無。
所以我決定為靜吧添置兩台這樣大3p櫃式空調。想到這裡我對導購說道
“那就買兩台吧,兩台應該夠了吧?”
導購眼裡閃著驚喜道
“兩台足夠了,兩台的話三百平米的麵積都應該夠了。”
聽了導購的話我直接要求導購給我開發票,就連空調的品牌都是導購幫助我挑選的。
其實我感覺空調在國內已經普及有十幾年了,各個品牌的空調應該都不會太差。所以對於品牌我沒有過多糾結。
很快在導購開好發票確定好貨物以後,我今天本來認為挺麻煩的事竟然在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
我正準備要求導購幫我找一個小貨車把我購買的空調拉回靜吧,卻沒想到導購主動說道
“先生您購買的空調兩小時內我們公司會送貨上門,五小時內會有專門的師傅上門安裝。公司承諾七天無理由退貨,保修期內出現的任何非人為原因故障,公司都會上門免費維修!”
現在的商業競爭的確讓消費者更加省心,我隻需要來商場挑選好我所需要的貨品然後剩下其它的所有事情商家都會幫我搞定!
那是一個電商還沒有稱霸華夏的年代,人們都還是習慣於去商超親自體驗和購買商品。
若乾年後當電商的迅猛發展雖然讓購物變得輕鬆便利,但再也找不回那種親自體驗和購買商品的愉悅感。
就像開車走高速公路有人工收費和etc兩種模式,雖然etc更加高效和便捷但是無論如何在etc是找不到人工收費窗口前收費小姐姐的微笑和那聲親切的
“請收好您的卡,祝你一路平安!”
這就正如同那些老司機口中所描述的etc雖然方便快捷卻無論如何找不到曾經那份永久的心安理得。
當我回到靜吧的時候剛進門就聽到馬和平衝我嚷嚷道
“達哥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我還以為你得花一天時間呢!”
我不解道“不就買個空調嗎乾嘛要花一天時間?”
馬和平道“買東西耶,不得貨比三家?”
看來馬和平這家夥在和宋玉瑩的相處過程中也是學到了不少購物經驗啊。
以前馬和平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可不會這樣說,經常他都是為了方便一般都是就近選擇所需要購買的東西。
還貨比三家,根本不存在。不過貨比三家那也得看是買什麼,一般買衣服確實是需要貨比三家,但對於電器這樣的貨品我感覺貨比三家真就是浪費時間。
雖然每家商場在銷售的時候折扣有可能不一樣但是差距應該不會很大。因為畢竟進貨渠道應該都是一樣的,不存在有批發商這麼一說。
至於那微不足道的折扣差異一般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還真不大可能坐著公交車徘徊在各大不同商場去比價格。那樣實在是太耗時間。時間成本可也是成本啊!
想到這我說道
“電器這些東西同一個品牌即使不同商家售賣其實進貨渠道都是同一家廠家,所以沒什麼可比較的也就不需要貨比三家了。”
馬和平道“達哥你的意思就是已經買好了空調?”
我回答道“是呀,我一共買了兩台櫃式的大3p空調,這下靜吧內可以做到冬暖夏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