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海鮮哪裡最多最便宜?
大多數人都會說去漁船碼頭,碰到漁船靠岸又新鮮又便宜。
但在這時候也不完全對,漁民也分兩種,一種是城鎮戶口,捕魚賣給收購站,一種是農村戶口,捕的魚由生產隊交給公社。
生產隊的漁民屬於包產,有任務指標,超出有獎勵,直白一點就是捕的魚交給生產隊,給記工分,與個人領任務豬養和那些村裡靠打獵的獵人有些類似。
所以去找生產隊的漁民買魚是最便宜的,他們平時不好私下賣,捕的魚也隻算作工分,便宜到你隻要敢開價,我就敢賣。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太假了,漁民又不是傻子,自己偷偷拿到黑市或者收購站賣不可以嗎?
答案是不可以。
津門不缺魚吃,市場上價格本來就不貴供應也充足,拿到黑市賣隻能比市場上便宜,還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這時候人流動很小,想賣給外地人,一年也碰不到多少。
賣給收購站就更不可能,津門對漁業進行了統一化管理,30個漁業公社,241個漁業生產隊,賣給收購站得有生產隊或者公社開的條子。
你要是說:我這又不屬於倒買倒賣,為什麼不行?
人家就會讓你知道什麼叫大海屬於國家的。
量少的話,李文華在齊鐵嘴那買也行,但他要的量比較多,還要收進空間,齊鐵嘴那肯定是滿足不了這些條件。
而且還得避開趙鵬飛和陸政,不然買多了帶不走,空間就廢了。
既然收購站不賣,他用自己的袋子裝上海河蟹,付完錢拿到單子就出來了。
趙鵬飛見他進去沒多久,出來已經提著東西,感興趣的拉開看了下,隻一眼,就對海河蟹的美味產生了懷疑,這缺胳膊斷腿全是殼的玩意能好吃?
陸政對這玩意不感興趣,為今之計在於吃飽,買點正經的海魚才是他的首選。
李文華把袋口抓在手裡推著趙鵬飛:“彆看了,回去你想怎麼看怎麼看,生吃都行,現在蹬車去。”
趙鵬飛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腳夫,不是蹬車就是提東西。
三人回到招待所,李文華把海河蟹交給趙鵬飛,對陸政說:“師傅,你們先上去,我在附近轉轉。”
陸政聽出他不想自己等人跟著,也不想多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叮囑道:“注意安全。”
趙鵬飛到新地方也想到處轉轉,“文華,我們一起。”
李文華伸手擋住他:“不了,你跟著師傅吧。”
趙鵬飛往上吹了下自己的頭發:“啥意思,嫌棄我?”
“不明顯嗎?”
趙鵬飛自閉,太紮心了,你不光是咱兄弟,還是大師兄的哇,怎麼能嫌棄咱。
打發走想出去浪的趙鵬飛,李文華騎著三輪自行車在街上找人問路,結果越問人越麻。
距離最近的塘沽公社或者其他靠海的公社都有40~60公裡的路程,他騎個三輪自行車得蹬到啥時候才能到。
果然生活處處有驚喜,意外總會不定時寵幸一下。
這他娘的還去個球,難怪招待所的齊鐵嘴選擇和收購站合作,除了可能有關係以外,一般漁民也沒條件隨時送貨,距離是個大問題。
就在他準備去還三輪自行車,老老實實在齊鐵嘴那隨便買點拉倒時,趙鵬飛開了輛吉普停在他麵前。
這操作夠李文華震驚一百年,趙鵬飛會開車不稀奇,他老爸有司機,隻要想學,簡簡單單的事,問題在於這裡是津門,車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