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兩天,薑綰補定的貨陸陸續續到了,批發客戶也過來交了尾款,把自己定的貨提走。
這中間,薑綰多次補貨。
大約過了一個禮拜左右,薑綰才摸準了每日走貨的量,把訂貨的節奏給抓穩了,不至於跟最開始幾天那麼手忙腳亂。
鄭叔差不多一天拉一趟貨,趁著工廠中午午休的時候,出來幫薑綰拉貨,但是一趟貨裡麵有好幾個單子。
偶爾一兩天如果貨物多的話,鄭叔在下班之後,再來幫薑綰拉一趟貨。
由於訂貨的量逐漸增多,後麵薑綰跟每個工廠聯係,要求貨款月結。
大部分的工廠都答應了,隻有少數幾個仍希望每次結賬。
至此,薑綰的日用商品這一塊算是做起來了。
但她最想要做的女裝,卻幾乎無人問津。
薑綰當時要了兩個攤位,為了方便管理,兩個攤位打通了,左邊放的全是日用品,右邊有架子,高高低低掛著女裝。
現如今,左邊的日用品生意十分火爆,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客戶,堆的貨物也是越來越多,漸漸空間不夠放。
右邊卻冷冷清清。
陳招娣道:“綰姐,要不然咱們改行全做日用品算了。女裝就不賣了。”
畢竟女裝賣不動,但是大中小碼一大堆碼數,每個碼數都囤上幾十件,這些貨物積壓,堆在那裡都是成本。
對麵的老板聽見陳招娣這麼說,便幸災樂禍湊過來,“可不是,女裝的水深著呢,講究竅門和緣分,不是誰都能做的。”
這個胖胖的男人,看著這段時間薑綰的生意火爆,十分眼紅。
不過看到薑綰女裝做不起來,許同林的心情好受一些。
看薑綰的攤子掛著的女裝種類不少,有大衣,有毛線衫,有襯衣,有裙子,應該囤了不少貨吧,積壓在那裡,該賠不少錢,說不定這段時間薑綰賺的,還不夠她在女裝上賠的。
這樣一想,許同林心裡平衡多了。
他也是賣女裝的,之前薑綰還在他攤子裡看過他的產品,打聽過所有衣服的價格,也買了兩三套。
他以為薑綰是個冤大頭呢。
沒想到,一轉眼,薑綰就在他對麵開兩個攤位,還賣女裝,賣的女裝跟他家的大同小異。
這讓許同林心裡十分不舒服。
“一個人不能同時吃兩碗米飯,既然你日用品賣得好,就專心做日用品吧。你那些衣服就便宜處理給我怎麼樣,九毛一件,統統九毛,全部九毛,哈哈哈!”
許同林積壓了將近一個禮拜的憋氣,在這一刻全部轉化成惡意釋放了出來。
女裝在這個年代並不便宜。
一件港風風衣,如果是來自於友誼商店,往往幾百塊。
仿港風的本地製造風衣,售價在1030元之間,這個價格已經是普通工人月薪的百分之30上下。
薑綰就攤子上掛的那些衣服,麵料做工都極考究,進貨價格絕對超過左邊的日用品。
幾十塊的產品,許同林讓薑綰以9毛一件處理給他,這是玩笑,也是羞辱。
陳招娣當時就氣性上來了,“呸。你頭枕著黃粱呢,大白天做夢,9毛一件,你怎麼不去搶!”
剛剛還在建議薑綰不做女裝的她,這時候拍著胸脯,“綰姐,你彆聽他的!我們就要做女裝,我就不信女裝我們做不起來!”
陳招娣站到攤子前麵開始吆喝,以前她吆喝搪瓷臉盆,這會兒她吆喝女裝。
“快來看,快來瞧,港城曼姐同款的風衣,隻要三十一件,太便宜了,買到就是賺到!”
“跟友誼商店一模一樣的風衣,人家賣300,我們隻賣30了!”
陳招娣吆喝了半天,然而吆喝過來看的人,看了眼女裝,就被便宜的搪瓷臉盆給吸引住了目光,轉頭去買搪瓷臉盆了。
陳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