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搓了搓手,雖然街道辦安裝了暖氣,但是地麵依然冰冷,他感慨道:“說起來南方就是比北方好過。”
那確實。
所以未來南方就是比北方先富起來,並且一直走在富裕的道路上。
但是現在嘛……
誰先富起來,可就不好說了!
向陽食品廠訂單多,如今上麵大力支持,陸喬歌也被定為代廠長。
當然了,沒人在意那個代字,陸喬歌就是廠長。
一個街道辦的小廠從十幾名工人每天做玉米餅和酥餅發展到現在工人超過一千名接了超百萬的訂單還不到半年的時間。
肯定會有人研究,這是怎麼做到的。
研究來研究去的,還是要有一個領頭人。
就像候鳥遷徙沒有領頭的就沒有方向一樣。
很多兄弟單位都要來食品廠學習參觀。
這時候是很時興這個的。
陸喬歌沒有拒絕,都來學習也好,發展會更快一些。
大家都能賺錢,錢多了就可以去研究更好的東西,讓生活的更方便更快捷。
畢竟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不方便。
不過陸喬歌建議成立招待辦,讓街道辦的邵樂和喬姐一起負責。
喬姐沒想到她按部就班的工作還能有這樣的變化。
但不得不說,邵樂和喬姐都很適合。
老胡覺得心裡暖暖的,他心裡明白,陸喬歌就是告訴他,現在的食品廠無論規模多大無論工人有多少,它還是街道辦的小廠子,還是歸街道辦領導。
其實現在食品廠這樣大的規模,單獨接待外來的廠長參觀人員老胡也沒辦法。
但陸喬歌這麼做,將街道辦和食品廠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儘管知道早晚都得分開。
可那不是要以後嗎?
而且食品廠的利潤這麼大,等過年分福利的時候,拿的也心安。
如今食品廠有自己的財務室,有會計記賬和出納,但還是歸街道辦領導。
外彙在到賬的時候,就直接換成了錢幣以撥款的方式落在了食品廠的賬戶上。
上千名工人呢,做工資都是記賬員和出納一起做。
至於原材料,上麵的批示也是,優先保證向陽食品廠。
新建的大庫房裡滿是麵粉和食用油以及其他食材。
廠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研製基地,負責食品廠的機器研發和檢修。
陸喬歌專門去看過,是秦恒之帶她去的。
可以說是很全麵。
要麼說,國家機器一旦運轉起來,力量是很可怕的。
說起來北都那邊已經是調查的最後階段,曹靜和陳碧瓊也試圖翻供,但最後還是不得不交代了全部事實……
在那條船上,陸芸在劃船,還要關注海麵的情況,於是陳碧瓊就動了心思,因為她發現,曹靜和陸芸並不是親密無間的隊友。
陸芸是恨鐵不成鋼,但心裡有關懷,可曹靜似乎對陸芸有恨意,而且,還有把柄在陸芸的手裡。
陳碧瓊那時候還不知道把柄是什麼,但她的成長環境和曹靜她們不一樣。
可是說,她已經看慣了家人魚肉鄉裡的作為,視人命如草芥,並且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窮人就是賤民,是給個窩窩頭就能給你賣命的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