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李雪菲要接戰略發展部?”
江城金融圈不少人聽說這個消息時,下意識以為是玩笑。
星璨控股剛完成獨立重組,核心部門戰略發展部可謂是重中之重——控製著未來一整年方向規劃、對外合作及所有資本談判先導權。
這個位置,通常由最穩重、最熟悉財務與並購的人擔任。
而李雪菲雖說是創始人,但在不少人眼中,“她是做項目出身,不是管理中樞。”
更何況——她還是個女人。
星璨高管群組當天炸了鍋。
“她這是空降?”
“我不服,我比她早七年入行。”
“她做得再好也隻是執行層,現在讓她主導架構規劃?這是玩票!”
“她做她的董事就好,插手發展部,不合適。”
甚至有人私下遞交了一封匿名聯名信,署名七位部門高層,核心意見隻有一句:
“星璨的發展戰略,不應由情緒主導。”
而這些聲音,在第二天的戰略啟動會上,被李雪菲當場揭開。
會議室內,她坐在主位,麵前放著一份藍色文件夾,第一頁就是那封聯名抗議信的複印件。
她沒有憤怒,沒有發火,語氣清淡: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不服。”
“覺得我空降,覺得我年輕,覺得我靠的是姓沈。”
她緩緩掃視全場,然後開口:
“那我們就把姓氏拿掉。”
“在座各位,有誰在過去六個月主導了兩個以上的跨境談判?”
沒人說話。
“有誰寫過上市預估線不低於年利7的商業模組?”
還是沒人吭聲。
“有誰在過去一年拿下了外部b輪以上融資意向函?”
她輕笑:
“這些,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