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兩歲半。
在家庭育兒顧問和心理師的建議下,李雪菲與沈君澤最終做出決定:讓他提前適應集體生活,進入半日製國際幼兒園試讀。
那天早上,江城微雨。
小雨點叮叮落在窗台,沈念背著小書包,一身小西裝改良版園服,腳下踩著卡通雨靴,站在玄關口轉身,奶聲問:
“那……你們今天不陪我了嗎?”
李雪菲半蹲下身,輕輕抱住他:“今天你是大朋友啦,老師會陪你,我們下午來接你,好不好?”
沈念有些猶豫,小手抓著背包帶沒鬆。
沈君澤一邊幫他整理帽簷,一邊溫聲鼓勵:“你不是說過要去看看彆的飛飛寶寶嗎?”
“幼兒園就是飛飛寶寶基地。”
沈念終於點點頭:“那……我帶一個餅乾去分給他們。”
車上,小家夥一路情緒穩定。
直到幼兒園門口,他跟著老師走進門,腳步忽然慢下來,轉頭看父母。
李雪菲站在雨棚下,強笑著揮手:“去吧,寶貝。”
沈念踮腳看了她一眼,嘴巴癟了癟,還是回頭走進教室。
門一合上。
沈君澤站在原地沒動。
李雪菲眼眶一熱。
——不是因為分離。
是因為這小小的一步,意味著從此以後,孩子會開始有不屬於他們的世界了。
她輕聲說:“以前,他去哪都要我們。”
“現在……開始有‘我們不能進去的地方’了。”
沈君澤沒說話,隻握緊她的手。
那一刻他們都明白:
這不僅是沈念人生的一小步。
也是他們作為“父母”的角色——第一次練習放手。
回程的車上,氣氛有些沉默。
李雪菲靠在副駕,手裡翻著一本親子教育書,眼神卻不集中。
沈君澤開車,餘光看了她幾次,忽然問:“你是不是……其實也想哭?”
她瞥了他一眼:“你不也是?”
“你耳朵紅了。”
兩人相視而笑。
笑著笑著,眼淚就都出來了。
他一邊轉方向盤一邊說:“不是說好了要堅強的?”
她一邊擦眼角一邊回:“是你先眼眶發紅的好吧?”
“我頂多濕潤。”
半日製課程很快結束。
下午三點,門一打開,沈念蹦跳著衝出來,臉蛋紅撲撲,手裡還抓著一張畫:“媽媽!爸爸!我畫了你們!”
紙上是三團圓滾滾的“表情豆腐塊”,一人一色。
他舉著畫紙,奶聲笑著喊:“老師說我畫得像——特彆像爸爸眉毛。”
沈君澤接過畫,看了半天,正色點頭:“確實,是我英俊程度的還原。”
李雪菲笑彎了腰:“那中間這個大眼睛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