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偶遇僧人
宋青雲無奈,隻能說道。
“這麼大的事,我也不能做主。家中母親大人尚在,收留與否?全憑母親大人定奪。”
胡媚娘大喜,連忙起身說道。
“如此說來,媚娘在這裡先謝過公子。”
宋青雲無奈的露出一絲苦笑。
“我可沒說一定要收下你,家中大小事務,還需要我母親定奪。我予你一封書信。你可以持此信見過我的母親,凡事由她做主。”
胡媚娘甜甜的笑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宋青雲看著她的笑容總有一些陰謀得逞的感覺。
宋青雲寫好了書信,交給了胡媚娘,然後又說清楚了家的詳細地址,這才與胡媚娘分彆。
時間過得很快,鄉試很快就結束了。宋青雲歸心似箭,不顧同學好友的挽留,急急忙忙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很幸運的是,當宋青雲再次路過山神廟的時候,天空又一次下起了雨。
宋青雲暗叫倒黴,於是又一次躲進了山神廟避雨。
這一次竟然意外的遇見了一個中年僧人。這名僧人身披一襲褪色的灰褐僧袍,布料在歲月摩挲下泛起細密的褶皺,肩頭還沾著幾片未抖落的枯葉。
青布綁腿裹著被塵土染灰的麻鞋,每走一步都揚起細碎的沙粒,仿佛丈量過萬水千山。
脖頸間一串烏木佛珠已被盤得發亮,個彆珠子還裂開細紋,與他掌心同樣布滿老繭的紋路相呼應。
眉骨下藏著雙深邃的眼睛,眼尾爬滿細密皺紋,卻在望向遠山時驟然明亮,像淬過火的寒星。
下頜處參差的短須間夾雜銀絲,被山風吹得微微顫動。
隨身斜挎的竹簍裡露出半截卷邊經卷,邊緣磨損得發毛,隱約可見朱砂批注,竹簍外側還掛著個豁口陶缽,磕碰的痕跡訴說著漂泊的艱辛。
在山神廟裡歇腳時,他習慣性垂眸誦經,聲音沙啞卻帶著某種讓人安定的韻律,脖頸因長期低頭形成自然弧度。
那個中年僧人眼見宋青雲進來,向他露出了一個微笑。
宋青雲也急忙還禮。
“在下躲雨,不小心打擾了大師的清修,還望大師見諒。”
那僧人口頌佛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客氣了。貧僧也是剛剛來到此處不久,還談不上什麼打擾。”
宋青雲還是搬了一塊石頭,從口袋裡拿出一本《論語》,坐在石頭上翻看起來。
"施主看這雨,"
僧人忽然開口,枯瘦手指點向廟外暴漲的溪流。
"水落溪澗便成溪,注入江海便為浪,可曾執著於形態?"
宋青雲一愣,將懷中濕透的書卷抱得更緊。
"弟子寒窗十載,隻為一朝濟世,豈能效法流水無為?"
話音未落,一陣狂風掀翻半扇朽木門,卷著泥腥氣撲進殿內。
僧人抬手接住被風卷起的落葉,葉脈在掌心碎成齏粉。
"世人皆道文章可載道,卻不知字句如筏,過岸當棄。"
僧人枯瘦的手指再次撫過佛珠,聲音裡帶著幾分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