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碧痕叩血
幽藍星痕在赤霄頸側泛出水麵樣的波紋,月輪升過穹頂時,七十二道裂隙同時淌出青銀色光霧。赤霄閉目調息,卻見運轉周天的靈氣剛觸及星痕,驟然凝結成霜晶簌簌而落。朱厭伏在斷碑旁舔舐前爪灼傷,金翎沾染的暗色結界正隨星痕明滅湧動。
靈力異變)
一絲肉眼難辨的紅線自星痕分離,悄然纏向赤霄腕間命門。襟口垂落的銀發倏然倒卷,在紅線觸及肌膚前織就七重鬥數封禁。玉色指節輕叩禁陣核心,石台上未乾透的龍血當即蒸騰成讖言鶴影,鶴唳聲裡隱著整座龍塚的方位縮略。
暗影初現)
星痕忽如明鏡折射異景:素袍人攜繈褓踏入青銅巨門,樓閣深處壁燈依次明滅,赤霄腰間的星算盤竟與畫麵裡門環震動的頻率重合。朱厭忽昂首低吼,尾尖金毛掃滅三盞鬆魄燈——暗去的區域騰起薄藍光屑,凝成頭戴蓑笠的星圖鑒師虛像。
馭星破瘴)
赤霄並指劃碎鑒師虛影,指尖星光翻卷著墜向最大那道裂隙。光流穿透虛空懸河的刹那,無數陣紋隨水波顯化,竟構成星空棋枰原始紋路。寄生星痕忽如活物浮動,在傷口邊緣勾勒出北鬥逆轉的星位缺角。
第二節·銀枰隱言
三根泛銀的斷發飄落祭壇,裹挾著碎石塵土就地演化星軌。赤霄俯身觸地的刹那,青金鮮血沁入棋紋脈絡,驚現七根斷裂的天柱圖騰。玄龍虛影自破碎廊柱騰起,逆鱗剝落處滲出玉色漿液,漿液觸及地麵即化作百枚破碎星子。
陣中生局)
朱厭點爪踏過星陣坎位,陷足處突生墨色旋渦。漩渦中心浮出一冊古久《辯星書》,頁角殘留著不同編者的駁斥注語。赤霄三枚脫落的銀發貼上書脊,赫然顯化出兩位注者遺落的棋路——四海遊龍的筆觸竟與星痕圖騰同宗同脈。
幽影解惑)
陣中西北離位忽現朱紅描金榻,白袍觀測者指尖撥弄八琅玉珠現身。玉珠碰撞聲裡流轉過種種質問:如何才能解開北鬥倒懸之兆?執念化形是否等同背叛天命?朱厭突然暴起揮爪穿榻而過,擊碎的珠串裹著壬戌年的諫言飄灑一地。
死生劫眼)
銀鏈似的陣紋隨諫言閃爍不息,半數化作紙鳶破空沒入東南。繈褓布片的邊角自赤霄襟口探出,無風自動飄向棋局兌位。朱厭覺察異樣猛躍撲咬,裹挾的烈風卻將殘布更深地卷入玄陰死門,死門寒氣凝成雪鴞振翅撞碎兩截陣樞。
第三節·繼晷焚誌
深淵傳來的梆子聲昭示子時將至,赤霄臂間星痕流光突變青紫。他折斷的銀發困住妄動的手腕,任星痕幻化的鷹喙啄食鮮血。朱厭伏於高階緊盯廊外,皓月被浮雲遮蔽那瞬,半截朽廊驟然塌陷顯出暗藏的地下陵階。
燭解天工)
跌落的碎石擊響陵階側壁魂鈴,銅鏽斑駁的甬道突耀薪火。赤霄銀發纏壁而上,見三十六盞陰陽燈懸頂排列,燈芯竟全是龜甲雕成的仿星羅儀。火焰在甲片凹陷處漫遊,繪製的命星軌跡末端皆藏著一枚枯萎的星紋草標記。
踏夜尋蹤)
朱厭突伸左爪按住赤霄右肩,令他停駐在那盞燃著墨焰的長燈前。甲片倒映的光影中,青衫儒生正提筆批注星官失位日誌——那墨硯形狀赫然與星痕如父如子。發絲卷下一片龜甲細辨紋理,裂璺處泛著與星算閣舊址相同的蒼藍苔痕。
破局留白)
甬道儘頭傳來空靈的陶塤聲,赤霄折取暗格內的星紋草相和。草葉翻覆時顯露天機短讖,末行朱砂小楷令他眉梢驟凝。朱厭忽發淒絕號叫騰空撲擊西壁,庚金利爪揮出十道寒芒,豁開的石脈間湧出腥甜濃霧,霧中人影肩披龍形大氅抬手結印。
第四節·謁星石碣
龍形大氅者屈指敲擊石壁,赤霄襟前銀發突如琴弦繃緊。濃霧凝固成冰晶方碑,顯化三行鋒銳諫言,字字對應東西壁懸掛的星紋草枯榮軌跡。朱厭利爪抵地倒退半步,喉間滾動的低吼與石碣裂響共鳴,喚醒了沉睡甬道的隱曜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