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小友,以你看來,為什麼要往東航行?”葉章甫笑吟吟反問。
明安為了充分探查九州大陸對海事的理解,扮演成不諳世事鄉下小子的形象,此刻已經充分入戲,裝出急紅臉反問。
“往東一直航行,說不準能在海麵上找到大島之類的,這樣咱們東海國國土不就擴大了嗎?”
“大海茫茫,這個說不準,代價太大了啊!”
葉章甫感歎道,“三桅戰列艦,是九州上最好的海船,每船最多能載五百人,這五百人每天耗費的糧食,就是一個巨大的數目。若是為了幾個說不準的島嶼,擴張微不足道的土地,實在是不值得。”
李懷安感歎道,“明大人這天真想法,倒是和百餘年之前九聖之一的航聖見地一致,不過九州時值大爭之世,不可能為了渺茫之事,投入這麼大本錢。”
經過他這麼一提醒,明安回憶腦中關於起航聖丁洋的事跡。
航聖丁洋,閔胥國千古名船匠,靈舟幫創始人。
現在九州主流的商船戰船,風帆桅杆機構,以及觀星定位航海術,都是他提出來的。
他生平最大的貢獻,就是以自己精研的航海術和造船術為底牌,遊說沿海諸國減少海上衝突,建立海商貿易,讓九州亂世導致閉塞的陸路交通,以海貿運輸來代替。
目前九州南北商貿緊密,九州東南諸國也比內陸國經濟更加繁盛,都是當年航聖丁洋的功績,所以被人奉作“航聖”。
晚年他心血之作《九州海圖誌》大成,獻給閔胥國國主,執著勸說國主遠洋開海,占領島嶼拓展海事疆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結果,丁洋遭朝堂上小人讒言陷害,說他是收了敵國的錢試圖空耗閔胥國國力。
閔胥國國主聽信讒言不再重用丁洋,罷免他戰艦大督造一職,讓丁洋鬱鬱終生而亡。
臨死前,發自肺腑疾呼三聲,“開海!開海!開海!”一代航聖,在幫眾弟子的痛哭聲中,含恨閉眼。
正回想航聖事跡的明安,被李懷安感歎聲打斷。
“末將在東海上航行十幾年,也算是一名老海軍,見過的島嶼無一不是毫無價值的彈丸之地,運輸和駐防代價極高,不值得占領。由此推想,這茫茫大海,也不過是一片蔚藍荒漠罷了。”
明安輕歎一聲,“那商船呢?商船怎麼沒想著去外海開拓探索一番?”
“民間商船,大都是因為陸路有盜賊潰兵,十分難行,這才改走海路。”
“即便是海路,也不過繞陸而行,自我東海國,依次經過吳山、江越、閔胥、南嶺,最終抵達蒼梧國,貫穿九州南北海運商道。”
“海運有利可圖,海拓毫無益處,商人逐利,怎麼可能乾這沒本錢買賣?”
“你們……就不好奇嗎?就一定也不想去看看外海到底是什麼樣的嗎?”
葉章甫和李懷安一起微笑搖頭。
“明小友啊,你畢竟還是太年輕,太天真。與其想著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不如想想等回到了京城,如何給女王陛下呈上你的入世第一策。”葉章甫柔聲勸道。
“是啊,明大人,我九州大陸便是這天與地的中心!外海再怎麼廣闊,也絕非我九州大陸這般地大物博!”李懷安傲氣十足說道。
明安仰天長長一歎,雙手一捧,改用虛心的學生態度,向兩人深深鞠了一躬。
“二位說得極是,小子謝過二位點撥之恩。
眺向戰艦上的軍用機巧,明安眼神閃爍出一股炙熱。
“小子雖有高人指點,但經曆見識實在太過淺薄,還望二位不吝賜教。我瞧著咱們海軍戰列艦上的巨型床弩不錯,在下很感興趣,李將軍可否代為解說一二?”
喜歡女王陛下,其實我是北境霸主請大家收藏:()女王陛下,其實我是北境霸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