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林巧開心的拉著恩月說道:“恩月,我的羽絨服品牌已經想好了,叫雪竹,怎麼樣?”
“好名字,媽媽,趕緊去注冊吧。”
“我今天已經去過工商局了,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這個注冊商標還是挺麻煩的,要提交各種證明,營業執照什麼的,還要報到上級去審批,審批好了要公示。到時候辦羽絨服的小作坊,還要申請生產許可證,最後要去稅務局登記…”
林巧津津有味的向恩月科普,恩月卻越聽心越涼。
“媽媽,那這個流程全部走下來,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順利的話五六個月吧。”
“五六個月?還順利的話?”恩月急了。
林巧這才發現恩月情緒的轉變,她安慰道:“不順利是指如果材料準備不齊那些,我肯定會把資料準備齊的,所以不會出現那種情況的了。”
恩月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她知道不能急,不然媽媽會察覺到不對勁的。
畢竟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從開店,走向辦廠,創立自己的品牌,那起碼也是幾年起步的,誰也不會嫌半年太久。
“我還以為一兩天就可以注冊好呢。”恩月故作輕鬆的說道。
“是啊,我也這麼以為,說實話剛聽到要這麼久,我也和你一樣驚訝。不過,其實也沒什麼,我現在把品牌注冊的申請提交上去,這邊慢慢的找作坊,建立起來,再生產出服裝,也得要很久呢。”
林巧倒了杯牛奶遞給了恩月:“而且,第一批羽絨服我肯定就是在自己的店裡賣,有沒有牌子都無所謂了,咱們小縣城,也沒幾個人看牌子的。”
“嗯,是啊,先申請上去,這邊同步進行,先把衣服生產出來,不著急。”恩月也說道。
林巧知道恩月是個性急的,既然她突然提出來讓自己創立自己的品牌,那林巧肯定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快的去達成。
畢竟在林巧的心目中,恩月才是最重要的。
“媽媽想過了,我過兩天就去海東,去考察一下那邊的羽絨服生產的情況,爭取儘快就先開一家小作坊,人不用多,先招幾個工人,把衣服先試著做起來。”
對於林巧的行動力,恩月還是滿意的,她想了一下,還是稍微催促了一下:“嗯,這事可以快一點,咱們這裡,估計到11月份就開始冷起來了,就可以開始賣起來了,你如果請的工人不多,還得早點積累一些貨,到時候才夠賣呢。”
“你說的也是,那媽媽抓緊去海東。”
恩月的心裡有些著急,如果品牌注冊成功就要五六個月,那六個月林巧的品牌達到市級知名度,似乎就成為了一個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恩月暫時沒有心情和林巧聊天了,找個借口要看書,林巧就出了書房,不打擾她了。
恩月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愁眉苦臉。
如果說前一個任務,是恩月遊刃有餘的關於學習的範疇,那現在經營品牌,則是恩月完全陌生的範圍。
這兩天她也去新華書店找一些關於市場營銷方麵的書來看,但是很可惜,找到寥寥幾本,裡麵也沒啥有用的內容。
恩月在白紙上寫下了“雪竹”兩個字,心裡想著,不管這個品牌有沒有注冊完成,至少申請上去了,應該就不會被彆人搶注,所以,到時候還是勸媽媽直接就貼上雪竹的標簽,先把第一波名氣給打響。
林巧果然抓緊時間,第二天就出發去海東了。
她隱隱覺得,恩月是急切希望她抓緊做這些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