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啊,怎麼不可以?”
“我還以為,這人生地不熟的,人家不會招我們這種外地人。”
“你放心吧,去找肯定會有的,你今後可得把肚子給喂飽了。”
“嗯,我聽你的。”何招娣笑道。
告彆林巧之後,何招娣就像抱著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貝一樣,小心翼翼的抱著那盒餃子,滿臉幸福的朝著寢室走去。
“喲,招娣,今天怎麼這麼開心啊?”何招娣在寢室裡用熱水熱餃子的時候,同寢室的李英吃好午飯回來了。
招娣小心翼翼的用筷子翻動著餃子,讓它們均勻受熱:“今天我同桌給我送餃子了。”
“哎呀,難怪這麼香呢,你同桌?就是那個富姐?”李英好奇的問道。
“富姐?”招娣一臉疑惑。
“嗬嗬嗬,我們私底下叫的,她不是通校的嗎?看著穿的用的都很有錢的樣子,所以我們叫她富姐。”李英不好意思的說道。
“那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我們看你倆關係挺好的,不好意思在你麵前叫,剛剛叫順口了。”李英嘿嘿笑著。
林巧在學校已經儘量低調了,都是穿一些日常的衣服,或者自己的牌子,雪竹的運動服,但是,在高複班很多來自農村的孩子眼中,不管是她的衣服,鞋子,還是她的文具,書包,各種東西,都已經是她們認知中最好的東西了。
林巧也不可能故意扮窮,就去買一些自己平常不會用的便宜東西,不需要那麼刻意,她隻是在學校低調一點而已,並不是說一定不能讓同學知道她有錢。
如果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其實也是無所謂的。
不過她還真不知道,就這麼低調,已經被同學們喊富姐了。
“富姐也挺好聽的,她應該不會介意。”何招娣也不太清楚林巧到底有多富,不過能在省城買得起房,甚至租得起房,那都是富人啊。
“富姐對你挺好啊,給你送這麼多餃子。”李英湊上前來,羨慕的仔細看著那些餃子:“哇,這餡好實在啊,包得很紮實,聞著這麼香,應該是肉餡的吧?”
“是呢,全都是肉餡的,前麵還沒熱的時候,我就吃了兩個了,實在是太好吃了,一會兒熱好了分你兩個吃吃。”何招娣說道。
“那不太好吧,不用了,不用了,這畢竟是富姐給你的,你平常連肉都舍不得吃,估計富姐也是想著給你補點營養呢。”
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日子都是過得緊巴巴的,尤其是來高複班的同學,要交一大筆高複班的學費,除了幾個通校的同學,家庭條件比較好以外,住校生們大多都很節儉。
李英也知道這些餃子對何招娣來說意味著什麼,所以,雖然她聞到這個餃子都要饞死了,也不好意思接受何招娣的好意。
“沒事,林巧給我很多,我夠吃的。”何招娣笑著說道。
正說著,寢室裡的其他同學都回來了,一個寢室是六個人,大家看到何招娣在熱餃子,一下子就圍了過來。
“招娣,你家裡給你送餃子了嗎?”
“怎麼可能是家裡呢,她媽媽連學費都不幫招娣出,怎麼可能給她送餃子。”
李英說道:“彆猜了,是富姐給她的。”
“哇,我也想要這樣的富姐同桌。”一夥人羨慕極了。
這時候,餃子熱的差不多了,騰騰往外冒著香氣,雖然大家都在食堂裡吃完午飯,但是肚子裡的饞蟲一下子就被勾了出來。
何招娣拿出筷子,說道:“大家都嘗一下吧。”
大家都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上來吃,但是又舍不得離開,因為看著這餃子,實在是太誘人了。
李英看到大家這樣子,就說道:“那我們每個人嘗一個餃子吧。”
李英這麼一說,大家馬上點點頭:“嗯嗯,我們就每個人嘗一個餃子。”
於是,五個女孩子輪流夾了一個餃子,慢慢的在嘴巴裡咀嚼,讓餃子的香味在口腔裡釋放,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何招娣讓大家再吃一個,大家堅決都不肯吃了,她們都知道何招娣的不容易,就讓她好好的吃一頓吧。
於是,何招娣也沒有再堅持,剛剛吃進去的那兩個餃子仿佛已經消化完了似的,現在又餓得不行了。
這一頓,何招娣一口氣又吃了十幾個餃子,一直吃到肚子有點撐,這才滿足的停下了筷子。
吃完餃子,何招娣坐在床上,滿足的閉上眼睛,很久沒有這種吃飽的感覺了,這種感覺也太幸福了吧。
何招娣覺得自己渾身都充滿了能量,感覺晚上可以放開刷題了。
這時候,她想起林巧說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因為這段時間她總是覺得有點頭昏眼花,讀書的效率都不高,現在看來,餓太過頭了,肯定會影響學習的狀態,得不償失。
她決定接下去自己不能再這樣過度節省了,萬一真的把身體餓垮了就不好了。
今年高考,自己不就是因為身體的原因,發燒了,才導致高考失敗嗎?明年可不能再讓身體出問題。
這麼一想,何招娣出了一身冷汗。
她感覺自己前段時間確實是省錢魔怔了,如果繼續這樣餓下去,自己的身體肯定會出問題的。
什麼時候,自己變得這麼短視,做出這種撿了芝麻丟西瓜的事了?
幸好今天林巧和自己說了這一番話。
林巧說得對,回老家要是找不到打工的機會,就在省城找,省城這麼大,寒假裡一定是可以找到打工的機會的,實在不行,到了下個學期,周末也去找一找打工的機會。
捋了一番思路之後,何招娣的心平靜了下來,對林巧則充滿了感恩。
自從這一次事情之後,尤其是知道林巧也是從山村裡出來之後,何招娣和林巧的感情一下子就升溫了。
每天除了學習以外,倆人就會湊在一起聊聊天,這也是減壓的一種方式,在聊天的過程中,何招娣也慢慢的了解了林巧結婚、離婚、擺攤、創業直到現在成功的過程,對林巧也愈發的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