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這東西,要是能被‘延遲’一下,反而能長出‘創造力’。”
武華看向台下的觀眾:“打個比方,比如你想買最新款的電腦,暫時買不起,能不能先研究研究舊電腦怎麼升級?”
“能不能借著打工攢錢的過程,想想自己到底是‘真需要’,還是‘就想跟彆人一樣’?”
“人不能被物質驅使,這些琢磨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給‘欲望’裝刹車。”
羅青英在一旁補充,語氣裡少了些銳利,多了點過來人的通透:“說白了,大家都得從‘東西’裡跳出來,看看‘人’本身。”
“父母彆總想著‘我給孩子留多少家產’,不如想想‘我教他怎麼做人’;孩子也彆盯著‘彆人有啥’,多想想‘我自己能做啥’。”
她頓了頓,“我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我媽總說‘咱家沒啥背景,你想往上走,就得自己踩出腳印’。”
“後來我才明白,那些沒得到的物質,反而逼著我長出了靠自己的勁兒——這比什麼限量款都值錢。”
……
直播間彈幕:
【英子內核好穩定啊。】
【還追什麼大女主劇啊,英子就是我們內娛最厲害的大女主。】
【人無完人,大家以後不要提英子演了六部少女的事情了,多傷人心啊。】
【你也沒放過她。】
……
企鵝哥看著台下的觀眾:“聽兩位這麼一說,感覺這事兒像解繩結。”
“得兩頭一起鬆,光拽一頭,隻會越勒越緊。”
“最後,就像剛才說的,能不能用一句話,給正在這繩結裡打轉的人指個方向?”
羅青英直視鏡頭,目光像聚光燈似的:“爹媽給的,是墊腳石,不是終點站。”
“你手裡能抓的東西就那麼多,抓牢了‘本事’和‘心勁兒’,比什麼都強。”
武華教授則往後靠了靠,語氣溫和卻有分量,他溫和得像是在跟每個人單獨對話:“彆讓物質當左右你的人生。”
“愛不是‘你給了多少’,是‘你懂了多少’,價值也不是‘你有了什麼’,是‘你活成了什麼’,人生的容錯率很高,慢慢走,彆急。”
……
直播間彈幕:
【教授說的太好了,人生的容錯率很高,所以彆焦慮。】
【網上一直喜歡給大家販賣焦慮,這樣播放率才高,大家販賣焦慮千萬彆信啊。】
【有時候真的,每個人的推送都是,不管你是男女老少,都會針對你的特性,對你販賣焦慮。】
【有時候感覺家庭關係不幸福就是網上的這些營銷號和博主挑撥的。】
【多關注自己的人生。】
【人在經曆低穀的時候,不管是抑鬱還是焦慮都是正常。】
【原來這麼多人家庭不幸福啊,我還以為就我一個見人呢。】
……
掌聲響起來的時候,沒人刻意帶動,卻像潮水似的漫過整個演播廳。
場對話沒說“誰對誰錯”,隻說了“自己該往哪走”。
——或許,這就是最實在的答案。
……
企鵝哥的眼眶有點紅,他拿起題詞板擋了擋臉,再放下時,笑容裡帶著點濕意:“兩位的話,比任何台詞都動人。”
“最後,還是那句話,兩位都是行業的佼佼者,用一句話送給正在掙紮的年輕朋友吧。”
羅青英挺直脊背,燈光在她身上拉出挺拔的影子。
羅青英笑了笑:“佼佼者不敢當,但是……,”
她頓了頓繼續說:“就算全世界都覺得你不行,你也要攥緊拳頭對自己說:再試一次。”
武華看著她,眼裡盛著滿滿的認同。
他緩緩開口,聲音像秋日的陽光,溫暖而堅定:“大家其實不必成為彆人期待的樣子,你隻要成為你自己。”
“——那個會疼、會哭、會犯錯,但依然在往前走的自己。這就夠了。”
掌聲響起來的時候,羅青英和武華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