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可是想用此法,宣傳王令,廣布聖諭?”江歡試探著問道。
“這隻是其中一種用法,最重要的,是用這個方法來製書!”姬長伯取了一旁扔在地上的廢舊竹簡。
匠人正準備將這竹簡搗碎,蒸煮,製漿。
姬長伯卻將其撿起來,打開,裡麵的字跡已經模糊,但是還能辨認。
“江水滔滔兮,佳人坐船頭。岸有猿啼兮,我自掌船舵。這裡麵記錄的,是一首短歌。”姬長伯舉例。
“我若是用紙張,配合印刷術,將這首短歌印刷上百份,不出三日,整個蒼溪就會流傳這首短歌。不出三月,整個巴國都會這首短歌。”
江歡的眼睛逐漸亮了起來,這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便是江歡剛才說到的,一種用途,宣傳!廣而告之!”
“而另外一種用途,叫做存思!”姬長伯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我所思所想,寫成書籍,便能保存下來,日後有人看到我的書,就能明白我的所思所想!而後人也能通過了解我的所思所想,學習我的技藝,我的謀略,我的能力……”姬長伯看到麵前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所以你們懂了吧?我想通過印刷術和紙張,製書!大量的書,記錄各種技藝,醫術,算術,詩文,然後再興辦學校,由識字的人,將這書中知識,傳播出去!讓人人識字,人人都能學習書中技法!”姬長伯越說越興奮。
江歡的眼睛也越來越亮。
“公子大才!此法不僅可以提升民智,還能開教化!使人明禮!”江歡這種文官,畢生的理想,就是文能傳世,從而實現,思想上的永生!
“沒錯,江尚書,編撰書籍,興辦學校,就是你接下來的任務!”姬長伯點頭認可江歡的話。
江歡興奮下拜,“公子大才!江歡佩服!”
“江尚書起來,我們三個,就在這裡商量一下,書籍編撰的方向。”
“活字印刷排版複雜,一頁書籍,一次排版,所以我們要定下印刷的數量,內容,並預留樣本,以方便日後複印!”姬長伯先定下了製書的基調。
“第一批書,就叫教科書,內容全麵,包括,教人識文斷字的文科,教人算賬記錄的數科,教人技法工藝的工科,教人種田耕地的農科,教人治病的醫科,教人打仗行軍的兵科。剛好六科。”姬長伯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教育體係框架。
“六科教科書的編撰,由禮部主持,戶部撥款,專款專用,搜羅對應人才,由他們口述,禮部官員整理成本,彙總編撰成書。”姬長伯滔滔不絕的述說著自己的構思。
“那這第一批教科書,印刷的數量如何定?”君無器疑惑。
“而且蒼溪難民來自各國各地,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文,文科定下哪種字體?”鄧子葉提出了他的問題。
姬長伯有些頭疼了,大篆在各國書寫都不一樣,這也是後來秦始皇,要搞車同軌,書同文的原因所在。
當下的蒼溪,就出現了度量衡不一致,計算單位不一樣,而因此出現了貿易上的混亂。
雖然姬長伯規定了,要以巴國標準為準則,但是普及推廣,尚未完全完成。
“新印刷書籍的數量,按照蒼溪15歲以下,尚未成年的孩童數量為準!第一批學生,就是他們,我希望他們人手一本。”姬長伯闊氣的定下數量。
但是君無器臉垮下來了,“公子,花銷太大,蒼溪財政恐難以為繼。”
“一口吃不成胖子,先編書,然後再分批印刷,財政分批承擔,後續書籍可以低價販賣,也能節省成本。”
“至於字體,我稍後和江尚書商議,定下字體。”姬長伯拍板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