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能用炮,炸開充都的土質城牆,自己就能攻破充都,平掉充國。
“三座新爐,什麼時候能開工?產量你們預估一天能有多少產量?”姬長伯急切的問道。
“新爐加大了料口,而且可以十二個時辰不停,產量翻一倍不成問題。”
翻倍,也就是一百斤一天,三座爐,三天就能有一千斤,六天就能造一門炮!
姬長伯興奮的算出結果。
但是在思考攻城戰的時候,姬長伯又沉默了。
即便轟破城牆,以這個土鋼的質量,土炮能轟出十炮就算不錯了。
十炮,還要考慮間隔,冷卻,等等步驟。
但是兩千斤鐵,武裝兩千個長矛兵,是不是性價比會更高一些。
而且充國兵,根據??國和褒英的情報彙總,數量在五千以上,不足七千,分布在嘉陵江兩側的充都和江東領土上。
保守估計充都四千守軍,而褒英部兩千步卒,自己能抽調的蒼溪軍,也就三個不滿編的仟夫鎮,兩千人不到。
充都守軍數量比自己還高,對方還是本土作戰,轟破城又如何,短兵相接,還真不一定誰輸誰贏。
但是如果能示敵以弱,將充國軍引出城,野戰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長伯想到了雷勇和呂熊。
長槍,馬刀,馬鞍配騎兵……
好像這樣性價比會更高啊,長槍在騎兵衝鋒的時候,會顯著提升殺傷力,衝擊停止之後,長槍也可以讓騎兵居高臨下捅刺,造成殺傷。
雷勇麾下,有閬中集結的四百餘騎兵,蒼溪軍的幾十騎,還有巫氏和米福安訓練出來的騎兵,總數勉強六百多。
呂熊利用馬具,組成的騎兵,是巴君在江州賜予自己的幾十騎,後來墊江羋夫人勢力與自己的轉接點結合,又征召了幾十騎,總數也有了百餘騎。
扣扣搜搜的加起來,自己也有了將近八百的騎兵了!
不如好鋼用在刀刃上!兩千斤鐵,全部用在騎兵身上!
一把馬刀,也就四斤鐵。
果然冷兵器性價比高啊,六天時間,兩千斤鐵。
八百鐵質長矛,還剩一千二百斤鐵,再製成三百把鐵質馬刀。
如此鐵騎,誰能擋我?
當即姬長伯召集鐵匠,安排工作。
使用鼓風皮囊,風乾高爐,儘快讓高爐投產,目標產量兩千斤。
土胚的造型,姬長伯按照長槍的槍頭和彎彎的馬刀,來準備。
向鐵匠描述了長槍和馬刀的造型和工藝,要標準化,要實現武器的互相可更換。
眾鐵匠曾經都是各地的好手,一聽要求,心裡就有數了。
“人手不夠,跟君無器,跟彭仲翎說,現在煉鋼之事,是當務之急,六天內,必須列裝騎兵。”姬長伯難得的嚴肅下令。
“諾!”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