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稍安勿躁,且聽我的條件。”姬長伯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隨後姬長伯對著褒國世子深深一拜,“我有意娶姒好為妻,立為夫人,同時集巴、蜀、漢中三地為一國,國號取漢中之‘漢’,漢水之‘漢’,定都漢中。”
褒國世子聞言就是一愣。
“如此一來,姒好所提的條件,我便算是全部應允了。”姬長伯繼續說道。
“第一,褒國社稷不斷,第二,漢中為都,第三,姒姓血脈繼承君位。”姬長伯如數家珍的回憶道。
“這……”褒國世子一下整不會了,褒國社稷原本就是應該由自己繼承的,現在這算怎麼回事,君位讓妹夫繼承?
嫡長子繼承製不算數了?褒國世子立馬出言嘲諷。
“巴君好算計,竊取我褒國國柞不說,還想強取我小妹為妻,真當我褒國無人是麼?”
姬長伯看著麵前因為憤怒而拍案而起的褒國世子,笑著搖了搖頭。
隻見一旁伺候的大太監德貴和慶安兩人,一起推著一張巨大地圖走了過來。
褒國世子看著兩個寺人,疑惑不解,不知道這巴君又要做什麼。
“褒國國祚久遠,武王伐紂立國,分封諸侯,當時的褒國,可是拱衛周都成周城大國,可是數百年下來,如今龜縮漢中,東失安康予庸國,南失巴中予巴國,北失岐山、千陽予秦國。”姬長伯一番話,說的褒國世子麵紅耳赤,雖然失土之責不在他,但是褒國確實越來越弱小。
“世子當真以為,與秦國結親,利用姻親關係,秦國就能全力支持你與我巴國爭奪漢中?更遑論城固城外還有巴庸楚三國聯軍虎視眈眈。”
“世子請看這裡。”姬長伯起身,拿起德貴遞過來的一根竹棍,輕輕點在地圖上的一個小點。
“此乃城固,往東緊鄰庸國安康,巴庸楚聯軍正在從安康出兵,猛攻擊城固,令弟公子棋正在此地固守待援,城固雖名為城固,但是城池年久失修,守軍不足五千,巴庸楚三國聯軍總兵力在三萬以上,城固若無我巴國援軍,失守隻在朝夕。”
世子吞了口唾沫,強壓心中不安,他已經大概猜到姬長伯想說什麼了。
其實在父親自焚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褒國完了。
即便現在巴國撤出漢中,褒國也不可能再複國,秦,楚,庸,巴……強敵環伺,無非驅虎吞狼,再引狼入室罷了。
褒國世子盯著地圖上那個小小的“城固”二字,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他當然明白姬長伯話裡的意思——公子棋撐不過五日,而秦國的援軍至少還要半個月才能翻越秦嶺。
“世子不妨再想想,”姬長伯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卻字字如刀,“即便秦國真的願意傾力相助,奪回漢中,可到時候,這片土地究竟是姓嬴,還是姓姒?”
褒國世子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怒。
姬長伯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秦國若真有心助褒國複國,為何不早早發兵?為何偏偏等到褒侯自焚、城破國亡之際也不見蹤影?世子應該明白,秦國要的,從來不是褒國的存續,而是漢中的土地。”
褒國世子的臉色漸漸蒼白。他何嘗不知道這些?在公子林起兵的第一時間,他就調遣陳倉駐軍,並向秦國發出求援。
而最終,姬長伯領兵親征漢中,自己這邊卻隻有五千秦兵步卒。
秦國態度,可見一斑。
可他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將祖宗基業拱手讓人,更不甘心讓小妹嫁給眼前這個步步緊逼的巴君。
“那依巴君之見,我褒國……還有何路可走?”他咬著牙,一字一頓地問道。
姬長伯微微一笑,伸手在地圖上輕輕一劃,從巴中到漢中,再到蜀地,畫了一個完整的圈。
“世子若願與我合作,褒國雖滅,但姒姓血脈不絕。姒好為漢國夫人,她所生之子,便是未來的漢國之君。而世子你——”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可封蜀南侯,統轄蜀地南部沃土,延續姒姓宗廟。”
“蜀地南部?!”褒國世子瞳孔一縮。蜀地南部雖不如漢中富庶,但地域廣闊,若能立足,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更重要的是,蜀南遠離中原,如今的中原各國,混戰不斷,若是能遠離中原,修生養息也未嘗不是一件大好事。
“不錯。”姬長伯點頭,“蜀地新占,如今四分五裂,各部族互相攻伐,正需一位有能力的君主統合。世子若願接受,我可助你穩定定蜀南局勢,建邦立國。”
褒國世子沉默了。他知道,這或許是褒國最後的生機。
可一旦答應,就意味著徹底放棄漢中,放棄祖輩經營數百年的基業。
“世子不必立刻答複。”姬長伯見他猶豫,也不逼迫,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三日後,我會再來。屆時,希望世子能給我一個答案。”
說罷,他轉身離去,隻留下褒國世子一人站在地圖前,望著那片即將易主的山河,久久未動。
姬長伯就快邁步踏出門檻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且慢!”
說話的,是陪同褒國世子的姒文,“君上莫怪,我有一言,請巴君給我一句實話。”
姬長伯愣了一下,不懂這個老者想說什麼。
“敢問巴君,從我褒國烽火點燃到巴國集結軍隊進入葭萌關,隻有寥寥數日,想來巴國早就已經提前集結軍隊,故想請巴君解釋,為何公子林作亂,巴國就全軍進入褒國?巴君是否與公子林有勾結?”
姬長伯哈哈一笑,“姒文大夫見笑了,巴軍提前集結,單純隻是因為我得到消息,我那兄長姬伯越勾結楚軍,借道庸國,試圖控製漢中、巴中,威脅巴國北境安全,集結軍隊,隻是為此而提前做出的應對罷了。”
“公子林叛亂我一無所知,隻是奉當初與褒君的約定,奉烽火入漢中。”
姬長伯的話有理有據,姒文想了想,便徹底釋然了。
“褒國有此一劫,乃是天命,既然天命如此,那就順天意而為吧。”褒國世子仰頭歎了口氣。
“我同意巴君的建議!”
姬長伯聞言,腳步一頓,緩緩轉身。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意料之中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
“世子明智。”他拱手一禮,聲音沉穩有力,“既如此,三日後我便在漢中城郊設壇祭天,昭告天下,立國為‘漢’,並迎娶姒好為漢國夫人。”
褒國世子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沉聲道:“巴君且慢,我尚有一事不明。還請巴君解惑。”
“哦?”姬長伯眉梢微挑,“世子但說無妨。”
“巴君談及以漢中為都,立國“漢”。此事天子知情麼?”世子緊緊盯著姬長伯。
聞言,所有人都看向姬長伯,眾所周知,諸侯國是需要周天子分封的。
沒有天子認可,得國不正,輕則強敵環伺,鄰邦覬覦。重則眾叛親離,國破身亡。
姬長伯環視眾人,緩緩點了點頭,有些沉重的說道,“自古以來,諸侯國皆需要天子認可,允許建國,方可修建宗廟,立宗正,行周禮。”
“但是自周天子回都鎬京,天子日漸勢微,諸侯國禮崩樂壞,殺父弑兄之事屢見不鮮。”說到這裡,褒國世子和大夫姒文對視一眼,無奈歎了口氣。
“所以,我有意效仿楚武王。”姬長伯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可!萬萬不可啊!”
“君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