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長伯在後宮之事上遲遲拿不定主意,各方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幾乎都認為自己的生母有錯在先,但是生母畢竟是生母。
此時姬長伯不由想起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想不到自己竟然和他有了一樣的遭遇,他是怎麼下定決心幽禁生母的。
此時此刻,姬長伯對於那位千古一帝,產生了同病相憐的共鳴,生母是每個人無法選擇的,與生俱來。
即便那個人十惡不赦,罪大惡極,也隻能捏著鼻子認。
難道就沒有比幽禁更好的方法了麼?
“大王,教會聖女那邊派了一支孤兒團過來,聖女說這些孩子學業有成,考核合格,可以侍奉大王左右。”如意此時適時的走了進來。
“孤兒團?”姬長伯一愣,於是好奇起來,教會一直在收容孤兒,這是自己安排的。
不僅是孤兒,還有功勳子女,心腹重臣引薦擔保的族中子弟。
聞言,姬長伯心中隱隱一喜,剛好自己遇到了難題,就用這個問題考校一下孤兒團。
若是能發現一兩個好苗子,帶在身邊曆練曆練,到時也省的自己天天琢磨。
於是姬長伯讓如意將孤兒團帶到上庸宮城大殿。
不一會兒,數十名孩童便整齊地站在了殿中,眼神中透著緊張與期待,其中幾個膽大的一直在偷偷窺視姬長伯,想要一睹漢王風采。
姬長伯掃視一圈,緩緩開口:“本王如今遇一難題,生母有罪,為子者若處置,於心不忍;若不罰,又難服眾人,爾等可有良策?”
孩子們聞言先是一愣,隨後竊竊私語,過了許久也沒有人出言。
因為這個問題太過於隱晦,這是大王的家事,無論怎麼處置,一旦誤了大王的心思,必定會遭到大王的厭惡。
姬長伯也不急,隻是居高臨下的審視著麵前這些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們。
片刻後,一個文弱的孩子站了出來,恭敬一禮後說道:“大王,太後有過不可輕易揭過,若如此恐難以推行法令約束貴族,刑部律令將成為一紙空文,太後有罪當與庶民同罪,但是太後畢竟身份特殊,按照漢律,有功者犯罪,可同罪不同罰,太後為漢國生下大王,乃是天大的貢獻,故可免除刑罰,讓太後前往宗祠祈福修行,一來可讓太後靜心反思,二來對外也有交代,顯示大王仁孝之心。”
“善!”姬長伯眼睛一亮,這孩子竟有如此見識。
姬長伯的大度表現,給了下方孩子們極大的鼓勵,接著又有幾個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雖有的建議還稚嫩,但也不乏閃光點。
姬長伯心中大悅,當下便選了幾個孩子留在身邊,跟著如花如意,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幕僚建議機構,姬長伯想了一會新機構的名字,然後說道:“就叫軍機處吧。”
隨後軍機處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回複郫邑,處理太後一事。
解決了太後的問題,姬長伯再次把目光放在了上庸,這座古城如今遭受戰火洗禮,城中各處受損,城中百姓也都遭了不同程度的兵災。
日後此地將成為漢國前出或者後撤的橋頭堡,戰火將是這裡的常態,如何鞏固上庸的城防是當務之急。
看來有必要在上庸將水泥工坊和鐵匠鋪發展起來,有了水泥和鋼材,城防就不是問題了。
隻需要十門土炮,幾座炮樓,上庸城就是這個時代最硬的城。
而且上庸周邊的小城和庸國據點也很多,隻要統一整合這些小城和據點,然後分兵駐守,互為犄角援護。
整個上庸之地將固若金湯。
很快,姬長伯再次召集軍機處議事,商討上庸的問題。
剛剛成立的軍機處的孩子們被召集到議事廳。
他們雖然年紀尚小,但經過教會的嚴格培養,個個通曉算術,律法,弓馬。而且思維敏捷,對軍政之事皆有獨到見解。
姬長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上庸城曆經戰火,城防受損嚴重,且此地日後必為兵家必爭之地。孤欲加固城防,使之成為漢國東進之屏障,諸位可有良策?”
還是那個身材瘦削、眼神銳利的少年率先站出,拱手道:“大王,上庸雖然地勢險要,但城牆年久失修,巴軍攻城時又破損多處,若敵軍再以投石車強攻,恐難久守。私以為,當立即調集工匠,以水泥加固城牆,並在城頭增設炮台,以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震懾敵軍,使敵軍難以近前。”
姬長伯微微點頭,這正是他所想的。水泥工坊一旦建成,上庸的城牆將堅不可摧。
一名之前諾諾的少年,此時聞言則起身反對,“不可!上庸之利在其位置前出,相較於我漢國本土偏安巴蜀一隅,其更容易進軍中原,大王之誌在天下,若是一味防守,投入大量資源在城防之上,豈不是本末倒置?”
緊挨著諾諾少年的另外一名臉上有著一顆黑大胎記的少年也起身,接著說道:“大王,上庸周邊尚有數座小城和庸國舊寨,若能修繕整合,派駐精兵,彼此呼應,敵軍即便攻至城下,也將陷入我軍合圍之中。而且此法投入無需太多,隻需要攻下安康,然後漢中、城固、安康等地便無需駐紮大軍,皆可前出至上庸之地駐紮,而且漢江運輸糧草便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錯。”姬長伯讚許道,“上庸之地周圍的這些小城可作前哨,一旦敵軍來犯,既能遲滯其攻勢,又能為我軍爭取調兵時間。”
這時,一名年紀稍小的孩子怯生生地舉手:“王上,下…下臣……臣以為,上庸百姓剛剛經曆戰亂,若大興土木,恐民力疲憊。不如先安撫民心,再逐步修繕城防。”
這孩子瘦瘦小小,滿是雀斑的臉上此時因為緊張而漲得通紅。
姬長伯沉吟片刻,道:“此言有理。百姓若不安定,城防再堅固也無用。傳令下去,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同時招募人手修繕城牆,以工代賑,既能讓百姓有生計,又能加快城防建設。”
那雀斑孩子大喜過望,他沒想到大王真的認可了自己的話。
軍機處的孩子們紛紛獻策,姬長伯一一采納,並下令立即執行。
很快,上庸城內外忙碌起來。
姬長伯決定采用折中的方法,同時著手加固城牆和進攻安康的策略。
很快,上庸城外的群山中,建起了數座水泥工坊,水泥工坊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鐵匠鋪裡叮叮當當的鍛造聲不絕於耳。
城牆上,工匠們用水泥澆築加固,一座座炮台拔地而起。
同時姬長伯命令漢中部隊前出,圍困安康,沒有姬伯安的主力駐守,拿下安康隻是時間問題。
數日之後,安康城城主捧著城主印信出城納降,姬長伯兵不血刃,拿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