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救與不救_夢回春秋當大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5章 救與不救(1 / 1)

姬長伯此時所有的注意力,都如強弓之矢,牢牢釘在北方的鄭國之上。

漢國商路的初步打通,是他精心布下的第一枚棋子,是漢國這頭蟄伏的猛獸,將爪牙探向中原腹地的跳板。

因此,在上庸事宜甫定,硝煙尚未完全散儘之時,姬長伯便片刻不歇,立即著手,調動那批在開鑿山道、架設棧橋中積累了寶貴經驗的工匠,欲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將這條命脈向南延伸——修繕並拓寬從墊江至宕渠,再沿渠水北上連接漢水的古老通道

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旦這條水陸並進的通道徹底貫通,漢國本土的重鎮,從都城郫邑到樞紐江州,便可借助長江江水)的浩蕩奔流,將巴蜀腹地豐沛的糧食、悍勇的人口、無儘的銅鐵林木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北疆前沿上庸。

自此,漢國方能真正與中原諸國“互通有無”,這“有無”二字,既是商貿,更是國力的碰撞與交融。

姬長伯深諳,在這個時代,掌控水路,便是掌控國運之喉舌。春秋五霸的輪替,戰國七雄的並立,無不在其霸業基石上,深深鐫刻著一條乃至數條黃金水道的名字。

變法強其筋骨,而水道暢其氣血。以渠江為針,縫合漢水與長江,貫通漢國南北,屆時,漢國的實力必將蛻繭化蝶,更上一層樓!

然而,宏圖方才鋪展,人力物力尚未及調動,一紙來自荊門的六百裡加急軍報,如同一聲冰冷的鷲唳,劃破了江州宮室中充滿憧憬的空氣。

軍報是荊門守將雷勇發出的,內容驚心:盤龍城——庸國最後苟延殘喘的城池,正遭受楚軍前所未有的猛烈圍攻,城破在即!庸國國君已遣心腹死士,冒萬死衝出重圍,匍匐至荊門城下,泣血哀求漢國發兵救援。

那枚竹簡似乎還帶著信使的體溫與汗漬,字跡潦草而急促,每一筆都透著前線特有的焦灼與絕望。

姬長伯的手指無意識地、一下下地敲擊著堅硬的紫檀木案幾,發出“篤、篤、篤”的沉悶聲響,仿佛是他內心激烈權衡的倒計時。

他的眉頭緊緊鎖成一個深刻的“川”字,目光銳利地刺向身後那張巨大的軍事地圖。

原因再簡單不過,也再殘酷不過。他凝視著地圖上那個孤懸於江水以南、深深嵌入楚地腹心的點——盤龍城。

對於漢國而言,它太遠了,遠得像一個陷阱。從最近的漢國邊境荊門急行軍馳援,即便派出最精銳的部隊,拋棄所有重型輜重,也需要至少兩天一夜。

而這途中,必須穿越令人望而生畏的雲夢澤邊緣地帶——那裡並非坦途,而是沼澤密布、水道縱橫的絕地,大隊人馬極易迷失方向,陷入泥淖,行軍速度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未遇敵而自損。

反觀楚國,其都城郢都至盤龍城不過一天一夜的疾馳路程,且多為平坦的陸路,補給線短而順暢,援兵可以像潮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來。

此時發兵,無異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漢國新得北上商路,國力初顯崢嶸,但根基尚未完全穩固,北地鄭國的動向牽扯著大量精力,而修繕墊江至宕渠通道的計劃,更是關乎未來國運的百年大計……在此緊要關頭,為了一個早已名存實亡、僅剩一座孤城的庸國,去硬撼如日中天的強大楚國,消耗本國寶貴的軍力和儲備,這……值得嗎?巨大的風險像一片陰雲,籠罩在他的心頭。

有些舉棋不定的姬長伯,罕見地召集了麾下所有能趕來的幕僚與將領。然而,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帳內迅速分裂成兩派,爭論之聲如同沸水,在大殿內回蕩不休。

主退者言辭務實,甚至帶著幾分冷酷:“王上,庸國氣數已儘,非藥石可救!我軍勞師遠征,勝算渺茫。即便僥幸救下,所得不過一空城殘民,卻要直麵楚國的雷霆之怒,徹底破壞我漢國休養生息、北圖中原的大計!為一將死之國,惹怒強鄰,實為不智!”

主戰者則慷慨激昂,力陳利害:“盤龍城雖小,卻是庸人最後的精神旗幟!我漢國若坐視宗周元勳被蠻楚吞滅而見死不救,必將寒了周邊所有依附我、觀望我的小國與部族之心!失信於天下,何以立威?日後江淮諸夷,誰還肯信我漢國?隻怕都會倒向楚國,使我南方永無寧日,北進之時將腹背受敵!”

姬長伯閉上眼,庸國使臣那絕望而期盼的眼神,與地圖上那條關乎漢國未來的、閃爍著金色光芒的渠江水道,在他腦海中激烈地交織、重疊、碰撞。兩種選擇,仿佛兩條岔路,一條看似穩妥卻可能失義於天下,一條充滿風險卻可能贏得未來。

他甚至有一瞬間的後悔,後悔將都城遷至相對安穩的郫邑,致使最倚重的智囊——足智多謀的黃嬰、老成持重的鮑季平——未能隨侍在側。若他二人在,定能從這紛亂局勢中,剖析出最清晰的利弊,為他指出最明智的方向

然而,就在姬長伯猶豫不決,麾下爭論愈演愈烈之際,一個讓姬長伯意想不到的身影,從文官隊列中沉穩地站了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本作為宗正留守江州的堂兄姬無患,手持玉笏,越眾而出。他聲音洪亮而沉穩,瞬間壓過了帳內的嘈雜:

“王上,臣有奏。”

姬長伯目光一轉,落在自己這位平日裡多掌管宗族禮法、看似與軍國大事略有距離的堂兄身上,微微頷首,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與疑惑:

“宗正請講。”

姬無患上前一步,身形挺拔,朗聲道:“王上銳意北上,修繕通道,實乃強國之基,臣深為讚同。然,臣之所慮,在於‘名’與‘實’須得兼備。我漢國欲北出中原,不可僅恃力強,更需手握大義名分,方能令天下諸侯心服,而非徒增忌憚。”

他稍作停頓,見姬長伯若有所思,便繼續深入:“如今,盤踞上庸之庸國,雖在楚軍圍攻下風雨飄搖、瀕臨滅亡,然其國祚來曆非凡!庸國乃武王伐紂時,牧誓八國之首,資格最老,功勳卓著。周天子冊封,其爵位為‘伯’,位尊子爵、男爵之上。在整個長江以南,再無第二個諸侯擁有如此崇高的法統地位!”

“楚國雖強,不過一子爵之國,竟以下犯上,吞並宗周元勳,此乃悖逆禮法、大不敬之舉!我漢國此時若以‘存亡繼絕’、‘尊王攘夷’攘的是不守禮法的楚蠻)為旗號,發兵救庸,實乃名正言順,占儘天下大義!中原諸侯,即便不敢明助,亦無從指責。”

說到關鍵處,姬無患語氣陡然激昂:“此計若成,其利有三,遠非單純打通商路可比!”

“其一,救庸實為控庸。我軍擊敗楚師後,庸國存續皆仰仗於我,我可順勢將其納入庇護,實則控製盤龍及周邊要地,將此‘跳板’徹底化為‘基石’。”

“其二,兵鋒直指雲夢澤。盤龍城乃荊山之門戶,救庸之戰若能取勝,我軍兵威便可趁勢東進,滲透乃至控製雲夢澤西緣。此澤乃楚國之糧倉與水道核心,得其一部,便如握緊楚國之咽喉!”

“其三,揚威於天下。以此堂堂正正之師,擊敗強楚,救古老盟邦於水火。此等功業,必將震動中原!天下將知,我漢國非但兵精糧足,更深明大義,乃禮樂文明之守護者。國威之提升,豈是尋常商路可比?屆時,四方賢才來投,中原諸侯側目,我漢國方真正具備號令群雄、問鼎中原之資格!”

姬無患言畢,深深一揖:“故臣以為,北伐之前,當先舉義旗。此乃假途伐虢、一石三鳥之天賜良機,請王上明斷!”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嬪妾寵冠後宮 男主們還在求愛?惡女已掀翻全場 遠去的俠 他可是趙二杆子 直播遊戲唯一指定玩家 言律者 荒唐癮 反派庶女不好惹 小說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遊戲入侵,誰說廚神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