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姬長伯長子姬陽_夢回春秋當大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回春秋當大王 > 第227章 姬長伯長子姬陽

第227章 姬長伯長子姬陽(1 / 2)

晉獻公姬詭諸的驟然離世與新君申生的迅速繼位,如同一塊投入本就激蕩不安湖麵的巨石,在晉國乃至天下引起了新的漣漪。

新晉君申生一改其父晚年倚重外臣的策略,毅然決然地推行“親親之道”,將權力核心收歸於公室子弟。

公子重耳執掌兵符,出任大司馬,雖名義上統領晉國剩餘軍隊,但實際能直接指揮的,僅限於公室掌握的“西軍”以及絳都衛戍部隊,其權威遠不能與昔日權傾朝野的智淵相比。

麵對虎視眈眈的四大封臣韓、魏、範、中行)以及已然自立為王的趙無恤,重耳的首要任務並非征伐,而是如何在四麵楚歌中,整合這有限的力量,維係公室不墜。

公子夷吾接手大司農之位,麵對的更是一個爛攤子。

智氏覆滅,其原有封地的賦稅收入瞬間歸零,被各家瓜分的地盤自然不再向絳都納貢。

韓、魏、範、中行四家雖未正式獨立,卻也以“備戰禦寇”為由,截留了絕大部分本應上繳公室的財稅。

夷吾殫精竭慮,也隻能勉強維持公室直轄領地的運轉和軍隊的基本供給,晉國昔日作為中原霸主的雄厚財力,早已煙消雲散。

然而,申生、重耳、夷吾三兄弟,以及被安置在要職上的其他公子如奚齊、卓子等),至少在表麵上展現出了難得的團結。

晉獻公臨終前“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遺言,如同一道緊箍咒,暫時壓製了公室內部可能存在的紛爭。

他們深知,此刻的晉國公室,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任何內耗都將是致命的。

絳都城內,一種悲壯而壓抑的氣氛彌漫開來。

申生每日召集兄弟與僅存的心腹大臣,商討國是,試圖在絕境中尋得一線生機。

他們的策略是:對外,默認趙氏自立和四卿瓜分智氏領地的既成事實,暫不主動挑釁,以避免給諸卿聯合攻打公室的借口;對內,則全力整訓西軍,加固絳都及周邊城防,同時派出密使,試圖聯絡對四卿或趙氏不滿的智氏舊部、地方豪強,以期慢慢收攏人心,積蓄力量。

這一係列舉措,在已然勢大的四卿和新興的趙國看來,不過是困獸猶鬥。

韓庚、魏駒、範吉射、中行寅四家家主在各自的封邑中,對絳都的新政報以冷笑。

他們樂得見公室自我削弱將資源集中於直轄區),這為他們進一步消化智氏遺產、鞏固自身權力提供了寶貴時間。

四家之間雖有齟齬,但在壓製公室這一點上,卻有著高度默契。

一時間,晉國境內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平靜——公室龜縮,四卿並立,趙國虎視,暗流卻在平靜的水麵下洶湧澎湃。

與此同時,南方漢國,也因兩件大事而波瀾驟起。

第一件,是漢王姬長伯的第一個兒子,由來自遠方的夫人海倫所出的王子姬陽的誕生。

漢王有嗣,國本得固,這本是舉國歡騰的大喜事。

賀表如雪片般從漢國各郡縣飛向都城,民間也自發慶祝,漢國的未來似乎更加明朗。

消息傳至列國,周天子循例遣使道賀,各國諸侯無論真心假意,也都派出了使者。這使漢國的國際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然而,這樁喜事卻間接引發了第二件撼動漢國軍事布局的大事。

鎮守新克堅城陘城的漢國大將褒英,性情剛烈,戰功卓著,但也因此有些居功自傲。

聞聽漢王得子,他大喜過望,決心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將鄭國都城新鄭,乃至更豐厚的戰利品作為獻給王子的賀禮。

在未得到中路主帥衛宛和漢王明確指令的情況下,褒英留下了少量守軍,親率麾下精銳,離開戰略要地陘城,貿然東進,直撲鄭國腹地。

起初,褒英的進軍異常順利,鄭國地方部隊望風披靡,漢軍兵鋒一度逼近鄭國都城新鄭外圍的重要支點——許城。

褒英的迅猛突進,確實在鄭國朝野引起了巨大恐慌。

然而,這正是鄭國君臣設下的險局。

鄭伯一麵堅壁清野,收縮兵力固守新鄭,一麵緊急從各地征調而來的勤王之師,秘密向許城周邊運動。

褒英求勝心切,低估了鄭國反應的速度和決心。

當他屯兵許城之下,準備攻城時,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重圍!鄭軍的勤王部隊從四麵八方合攏,切斷了褒英部與陘城的聯係,並將其牢牢圍困在許城外圍的一片狹小區域。

更要命的是,鄭軍一支偏師趁陘城空虛,發動奇襲。

留守的漢軍雖奮力抵抗,終因兵力懸殊,陘城得而複失!這意味著,褒英部不僅失去了退路,連後勤補給線也被徹底斬斷。

消息傳回漢軍大營,中路主帥衛宛大驚失色。

褒英的冒進,完全打亂了他的全盤部署。

原本,他率領的漢軍主力正穩步壓迫被圍在宛丘的鄭陳聯軍主要是鄭軍),呂熊部也在宛丘城外虎視眈眈,形勢一片大好。

如今,褒英被圍,陘城失守,導致衛宛主力的側翼完全暴露在重新活躍起來的鄭軍勤王之師麵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被困宛丘的鄭軍主力見援軍已至,側翼威脅解除,士氣大振,竟主動出擊,試圖與外圍鄭軍裡應外合,反咬衛宛一口。

衛宛為避免被夾擊,不得不下令收縮防線,從進攻態勢轉為穩固防守,原本即將到手的宛丘之戰勝利果實就此溜走。

而負責圍攻宛丘的呂熊部,同樣處境尷尬。

他原本的任務是牽製和攻城,如今側翼失去掩護,來自陘城方向的鄭軍威脅迫在眉睫,他若繼續強攻宛丘,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萬不得已,呂熊也隻能下令解圍後撤,在宛丘城外擇險要處紮營,與衛宛主力形成犄角之勢,暫取守勢。

一時間,漢國中路大軍由高歌猛進的戰略進攻,驟然陷入了被動防守的窘境。

整個南線戰局,因褒英一人的貪功冒進,瞬間逆轉!

消息傳回漢國都城,漢王姬長伯震怒不已。

王子誕生的喜悅,瞬間被前線失利的陰雲所籠罩。

朝堂之上,群臣議論紛紛,有要求嚴懲褒英以正軍紀者,有主張立即增兵救援者,也有建議暫時退保上庸,從長計議者。

姬長伯麵色鐵青,凝視著懸掛的巨幅地圖。上麵清晰標示著褒英部被圍的絕地、丟失的陘城,以及被迫轉入守勢的衛宛、呂熊兩軍。

他深知,這不僅是一場戰役的挫折,更關係到漢國北定中原戰略的成敗,關係到新生王子帶來的國運昌隆之兆能否延續。

“褒英誤國!”姬長伯一掌重重拍在案上,聲音冰冷如鐵,“然其部數萬將士乃我大漢精銳,不可不救。鄭人以為借此可扳回一城,未免太小覷我姬長伯了!”

他目光掃過群臣,最終定格在幾位核心將領和謀士身上。

“傳令:上庸鮑季平,中軍大營,即刻整軍備戰,集結預備隊及糧草輜重!”


最新小说: 婚短情長 一條名叫王美菊的狗竟然會修仙 死遁後男主黑化成反派了 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 斬神:以生命為棋,改眾人之命 雲逸傳奇 饑荒年,我的匣子通現代 大小姐有點顛[八零] 誰說我隻是劍修的?我是齊修啊 我在東北當薩滿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