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兵力,馬騰有七萬五千人,而王通加上胡封和伍習的殘兵,也隻有兩萬人。
論武將,馬騰一方有:馬騰、龐德、馬超、馬岱、楊秋、張橫、侯選、程銀。
尤其是馬騰、龐德、馬超、馬岱這四人,都堪稱名將。楊秋、張橫、侯選、程銀這幾人,也都是史上留名的悍勇之將。
備注,此時馬超剛滿15歲。)
而王通一方,史上留名的隻有典韋、牛金、晏明三人。華猛、華鋒、華雷,都隻能算不入流的武將。
打不過。
根本就打不過!
……
局勢對王通非常不利,王通不敢貿然行動。
因為自己就這一萬五千兵力,若是揮軍急進,必然失敗。剛好又天色已晚,便下令在長安城外紮營,並將前線的情況,派人三百裡加急,送往雒陽,向董卓彙報。
然後,又將典韋、牛金、晏明、華猛、華鋒、華雷等人叫到一起商討對策。
可惜的是,這些人都是些莽漢。
哪裡懂什麼謀略!
將這些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泡妞都還可以,你叫他們出謀劃策,那簡直是對牛彈琴。
最後,就隻好進城,去找駐守長安城的牛輔。因為王通知道,牛輔手裡有三萬人馬。而且,牛輔是董卓的女婿,是董卓手下第一大將,還具有節製左馮翊的駐軍……楊奉的三萬人馬的權力。
隻要牛輔願意給自己借兵兩萬,甚至隻給自己借兵一萬,自己也就有了與馬騰一戰之力。
然而,被牛輔斷然拒絕。牛輔的侍女為王通倒了一杯茶,王通都還沒喝一口,牛輔就端茶送客!
王通無奈,隻好起身告辭。
……
騎著戰馬,走在長安城的大道上。
王通的心情很是鬱悶。
到了此時,王通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自己是鑽進了彆人的圈套。是有人要讓自己去死!
具體來說,就是:
有人故意讓胡封在陳倉打了個敗仗,並使得馬騰因為攻破陳倉而看到奪取關中的希望,進而大量向關中增兵。
然後,幕後設謀之人,又說動負責長安手握重兵的牛輔不要給王通增加兵力,好讓王通敗於馬騰。
那麼,又是誰想要害自己呢?除了衛仲道,自己似乎並沒有得罪什麼人,而衛仲道根本就不是董卓這個圈子裡的人,想害自己的人絕不會是衛仲道。
那麼,又會是誰呢?
原因又是什麼呢?
王通百思不得其解,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屬性,還是那可憐的……智力82!
娘希匹,老子直接反了如何?
不過,轉念一想。
如果還是在雒陽時……甚至隻要是在函穀關以東,自己都可以直接反了,而進入了關中之後,卻不行。
這關中就是一個籠子,將自己也關在了裡麵。武關和函穀關都有重兵把守,蕭關和大散關都在馬騰或韓遂手中。關內至少還有十二萬董卓的軍隊。
王通手下這點人馬,想造反,根本翻不起半點浪花。
更何況,自己手下這一萬軍隊,還不能算是自己的。他們有些是原來華雄的人馬,有些是新招之後未曾一戰的新兵。
他們能對自己有多少忠心?
如果自己想要帶著他們造反,又有幾個人願意跟隨自己。說不定才剛剛說出要造反,就被他們給圍殺了,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還隻能算是西涼軍的人,而不是他王通的人。
投靠韓遂和馬騰也不行。
因為,華雄還是韓遂的殺父仇人!
這段時間,在與華猛等人的交談中,王通得知,韓遂原名韓約,在西涼名聲顯赫,北宮伯玉造反時,便劫持了韓約,想要擁立韓約為首領。
韓約本來還不想造反,結果,當時在涼州刺吏左昌手下任職的蓋勳,派董卓殺了韓約的一家,包括韓約的父親。而動手之人,便是華雄。
韓約得知他父親被殺,才答應擔任叛軍首領,並從此改名韓遂。